王曉娜
【摘要】即使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中國傳統文化對社會的發展仍然具有許多的指導意義與重要影響,因此,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是十分必要的。在高中語文課堂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最為合適,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知識的拓展,向高中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本文重點圍繞“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這一課題展開討論,希望對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41-01
引言
語文學科是高中階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做好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對提升高中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夠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中國傳統文化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這樣能夠提高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對提高高中語文整體教學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非常深厚的底蘊,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能夠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使學生逐漸形成高尚的道德修養。此外,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能夠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傳統文化不但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十分有利。
(二)能夠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將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滲透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加深學生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使我國的優秀文化能夠得到良好的傳承。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會體會到古圣先賢的大智慧,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對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具體策略
(一)深挖語文教材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教師應當深挖高中語言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并且應當將一些教材中的傳統文化作為語文課堂教學重點,向學生介紹文中蘊含的文化價值與道德修養,使學生在學習與品味的過程中得到思想道德的內化,提升自身的修養,并且能夠與古圣先賢的思想產生共鳴。例如,《鴻門宴》這一文中存在著座次禮儀的內容,“相忘即日因留沛公與飲”。文中講述了項羽和項伯面東而坐,劉邦面北而坐,范增面南而坐,張良面西而坐。很多教師在這部分內容的講解過程中只會停留于字面意思,沒有對其中包含的古代座次禮儀文化進行滲透。古人重禮,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忘禮儀。按照古人的習慣,東方屬尊貴之地,西方屬卑賤之地,座位的好壞依次為東南北西。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了解文中人物身份地位的尊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在《鴻門宴》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主旨思想與文學藝術的講解,還應當挖掘文中的禮儀文化與飲食文化,細細的體會古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二)營造傳統文化教學氛圍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營造傳統文化教學氛圍有著十分重要的教學意義。在學習《荷塘月色》這一文章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荷花與月色這兩種意向,并且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圖片的展示,并且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播放古典音樂,向學生介紹古典荷葉的文化,并且可以結合周敦頤的《愛蓮說》來學習,使學生沉浸在濃郁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當中。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傳統文化氣氛,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的接受傳統文化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古典詩詞文化。
(三)進行傳統文化的課外延伸
教師應當進行傳統文化的課外延伸,使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品讀經典文化作品,并且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鑒賞意識與閱讀能力,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并且,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合理的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傳統文化的擴充,例如《百家講壇》、《天天向上》等電視節目都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有效的弘揚,并且可以向學生推薦古風的音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積極影響,實現傳統文化教學的真正目的。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教師應當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掌握傳統文化的精髓,加深自己的理解與體會,這樣才能達到傳統文化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毛明霏.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64-65.
[2]高潔.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42):50.
[3]殷飛.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路徑[J].課外語文,2017(2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