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逐步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慕課作為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受到了廣大高校教師的青睞。英語語言學作為英語專業高年級的必修課,為了自身的發展也必然要使用到慕課。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英語語言學也會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本文將從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教學的意義出發,介紹了基于慕課的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基本措施,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關鍵詞】慕課 英語語言學 翻轉課堂
【基金項目】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MOOC環境下英語語言學微課建設與實踐”(16-JG1806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129-02
“慕課”是英文MOOC的音譯,是通過網絡在線學習的意思;而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占有學習的決定權,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慕課和翻轉課堂都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把兩者結合運用到英語語言學的課程中,能達到教師預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英語語言學使用翻轉課堂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由于英語語言學是比較枯燥的專業課,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有諸多的益處,首先,這種教學模式減少了教師的課上講授時間,使學生不會由于長時間的聽講而分散注意力;第二,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使其成為知識體系的構建者,而不是被動的學習者;最重要的是,翻轉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翻轉課堂的目的,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轉變教師角色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轉變自身的角色,他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與引導者。在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的教學中,進一步明確了教師的身份,教師不僅要策劃英語語言學的教學活動,同時也要規劃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而提高授課效率。
二、基于慕課的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教學的措施
翻轉課堂教學,不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有不錯的效果,慕課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將其融入到翻轉課堂中也必然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下文主要結合我校針對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開展的網絡教學平臺(微信公共號,藍墨云班課,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簡要說明基于慕課的英語語言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幾個措施。
1.課前準備階段
翻轉課堂的首要實現渠道就是視頻,而慕課也就是通過發布教學視頻實現的,這兩者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英語語言學教材是全英文的,而且偏理論,抽象難理解,學生在課上僅通過教師的講解很難掌握理解所學內容,所以在課前要求學生預習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在課前準備時,首先,要把教學目標,課程安排、授課方法、考核方式等要求及相關資料等發到微信公共號,讓學生提前對本課程有個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師需要選取或自制微課視頻與文字資料,同時配備適當的思考題,通過手機教學軟件藍墨云班課提前3天發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習書本上的內容,在觀看完視頻后,自行完成云班課布置的檢測題。例如,在第一章講授人類語言的概念和區別性特征時,教師錄制好教學視頻,講解語言學家對人類語言所下的定義,分析定義中關鍵詞,并舉例證明區別于其他動物交流手段的人類語言的主要特征。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的基礎上,自行完成教師布置的檢測題。在英語語言學微信公共號里面,推送一些著名語言學家有關語言的本質的論文,啟發學生思考人類語言的起源、功能以及區別于動物語言的原因等,并鼓勵學生記錄下問題,課上與其他同學或教師研討。
2.課中講授階段
在英語語言學現實課堂中,教師要針對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對于學生仍然有疑問的地方進行疏通,并組織學生進行課上分組討論,交流學習方法和成果。對于一些共同的疑難問題,教師要有預見性的準備,課上給出權威的講解,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效率。在課堂內容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相關的延伸知識,不僅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讓延伸的知識作為輔助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后評價階段
雖然教學目標已經實現,但是課后也要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的作業及測試題,避免學生對課堂知識有所遺忘。這些課后的作業和測試題,不僅要和課堂知識緊密結合,還要為下節課的知識起到一定的鋪墊作用,使兩節課之間有所銜接。此外,教師要對課堂內容和課前的慕課有所總結,可以讓學生通過問卷匿名對上課情況進行評價,教師根據自身總結和學生評價對授課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這對于更好的選取適合學生的課前慕課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小結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教學是高校英語語言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慕課融入到翻轉課堂中,提升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同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其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其優勢,全面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顧瑛.基于慕課的高職公共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6(10):9-10.
作者簡介:
徐興嶺(1976-),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