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斷的應用于實際課堂教學中,本文就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及其在實踐中的思考做了分析,便于微課能在課堂教學起到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 化學教學 應用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微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研究——以《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為例”(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144)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185-0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步入了以“微信”“微商”“微電影”“微營銷”等為特征的“微時代”,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因此,必須適應社會、科技的發展,改變傳統的授課教學模式,構建各具特色的學習模式,以變促進,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良好自學習慣的形成,我們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實現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微課
微課是為支持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新型學習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因此,微課視頻不是課堂錄像的切片。微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充分利用時間強化鞏固知識,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微課視頻可以反復播放,使那些平時反應慢的又羞于發問的學生能夠從容的反復觀看,較好的解決了后進生的轉化問題。
二、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實驗教學中具有針對性地運用微課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驗的理解和掌握影響著化學學科的教學效率。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主要是針對操作危險性較大、實驗現場不顯著的化學實驗等,引入了微課教學,使得實驗過程得以真實呈現,在增強學生實驗體驗的同時,也有效強化了化學實驗課的效果;相對來說操作危險小、實驗現象顯著的化學實驗還是要學生和教師動手操作為好,以此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研究等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應用微課,做到運用自如,為提高教學質量而服務。
(二)整合優化資源,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環節中耗時最多的就是教學重難點,這也是教師在備課中精力投入最多、耗時最長的內容,即便這樣,受學生知識水平的不同,接受能力、領悟能力的不同,是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理解掌握的。借助微課視頻,則能夠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收集不同的微課視頻或整合這些視頻,制作成新的優質微課視頻,引入課堂,通過課堂引導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把這些微課視頻放置在一定的資源平臺,供同學們課余自主進行觀看學習??梢詮牟煌囊曨l中感受不同的教學風格,學會不同的方法,可以一起觀看相互交流,同時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直至理解掌握。比如在:化學反應平衡,電化學等中引入微課,使得這些知識重難點得到有效解決。
(三)微課的實施,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引入微課的教學學習中首先要讓學生在了解學習內容,知曉學習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微課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1.微課實現移動學習,無論是在平臺播放還是下載在MP4或手機上播放,學生都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2.微課能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3.學生根據自身知識的不足可以有針對性的、有選擇性的學習,微課是對傳統教學的重要補充和拓展;4.微課內容可以永久保存,也可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四)化學知識具現化,創新教學形式
在高中化學課中有諸多重點和難點,且對相關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單一講解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的需求,而基于微課的引入則通過向學生展示化學領域的微觀世界,從而將相關知識進行形象化和具現化,在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理解的同時,促使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原電池為例,這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借助微課,將原電池中微觀的離子移動、電子的流向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從而使學生形成原電池的本質全面認識,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在微課的引領下打破了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創新,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技術不的發展,使教學模式得到了更新改進。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實踐應用的思考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應用的優勢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入微課的優勢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的應用突破了傳統化學教學中忽視學生因個人理解能力和接受新知的能力差異而造成的學習效率低的難題,通過豐富微課視頻的內容,有效提高了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
2.微課實現課堂延展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多且極為繁雜,很多小知識點之間的內容相似性很強,學起來容易混淆,這就使化學的學習難度增高。這時,便可引入微課教學。微課教學可以從未上課開始之前進行與正式授課內容相關的“預備教學”。也可以在課后或課外時間進行“微課”學習,都是微課利用的具體表現。因微課的實現形式有多種載體,使用方便,受限制較小,突破了傳統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應用應注意的問題
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微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問題:
1.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包括微課在課堂上微課的運用實踐。由于微課在運用方面需要一定設備為依托,因此,在利用微課進行化學教學過程中,應對微課的課堂演示時間進行科學合理分配,課前、課堂、課后怎樣實施,要有計劃,協調好微課與課堂間的關系,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2.加強課程總結與評價。微課形式較為新穎,且容易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但也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長時間停留在某個問題上,因此,在應用過程中,應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并通過開展教學效果的評價工作,使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得到不斷改善。
參考文獻:
[1]楊上影,熊冬春,蘭瑞樂,鄭小軍.微課的設計與制作[Z].愛課程網.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001555013#/info.
[2]胡鐵生.區域性優質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9-22.
[3]林鎖強.淺談新課程背景下“教案、學案、反思”的教學設計及整合策略[J]. 教育革新,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