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玲
摘要:本文探討在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中,充分發揮好思維導圖的知識引領作用,解決小學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難題。同時,結合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經驗,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探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核心素養;思維導圖
英語是小學的骨干課程,是一門基礎學科,英語課程標準對于英語科教學的重要性有比較清晰的界定:“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人類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交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在很多領域都會使用到英語,英語為我們互通有無提供了方便和可能,不會英語,終將被世界所拋棄。小學生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可塑性強,具有許多成年人不具備的優越條件,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力已經成為了老師們普遍的共識。同時,我們清楚在規范化的課程教學情境中“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英語教育的價值在于促進人的心智發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養思維能力。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已不再是三尺講臺、一支粉筆的滿堂灌教學年代,我們教師應該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如何學,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的學習能力為目的。
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在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所以,英語學科確定四項學科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我們針對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利用思維導圖,比較好培養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切實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和作用
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由托尼·巴贊(Tony Buzan)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一書中對思維導圖是這樣定義的:“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能的萬用鑰匙。”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思維導圖、靈感觸發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思維導圖有助于人們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深刻的和富有創造性的思考,從而有利于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或關鍵環節,思維導圖的制作是非常靈活的,沒有很多嚴格的限制原則,思維導圖可以激發人的豐富的聯想力,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甚至是教師的學習能力,有助于使一個學習者真正實現終身化學習和學會學習的目標。
二、用思維導圖激發英語學習想象力豐富發展,涵養學生英語學習文化品格
本文以《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 Unit 3 Where did you go?(B Read and write)教學為例,充分發揮好思維導圖的知識引領作用,解決小學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難題,針對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利用思維導圖,比較好培養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切實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結合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經驗,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探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認真研讀和分析教材,梳理語篇的主題意義。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依據和材料,是學生學習的文本和載體。把握教材的編寫用意,深刻領會教材內涵,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立足之本,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本單元的話題和功能是Where did you go?介紹節假日的活動情況。使用的語言有: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Where did you go? How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Did you …?及其答句。學生除了能介紹自己的節假日活動情況、了解別人的活動情況以外,還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美好的、傷心的或難忘的一天記錄下來,學會與他人分享和關心他人。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
三、用思維導圖完善英語學習知識點鏈接積累,發展學生英語學習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等。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思維導圖為支架開展教學,在整和語言知識和發展語言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在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學生能進一步發展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并在語境中整合性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口、筆語語篇所傳遞的意義,識別并賞析其恰當表達意義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筆語傳遞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
如:Step 1: Pre-reading
導入環節重在利用語境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激發興趣,聚焦主題,同時注重體現英語課程的人文性。
1、Greeting.
2、Sharp eyes.
ate fresh food
took pictures
rode a bike
bought some gifts
went swimming
通過sharp eyes這個游戲,在趣味游戲中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復習了活動類的動詞過去式單詞,為了達到激發興趣、溫故知新、激活思考的目的,為下一步課文學習做好鋪墊。
3、Look at the PPT and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holiday.
通過播放圖片,創設假期活動的語境,以回憶自己的節假日活動而展開話題,這個話題來自生活,是每個學生都有經歷、不陌生的話題,使所有學生都覺得自己就是語境中的主角,讓學生在語境中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激活相關背景知識。生活中的每一天可能是開心快樂的一天,也可能是不愉快或痛苦的一天,我們應該正視每一天,珍惜生活。
(Picture1:It was sunny. I went to the beach.I went swimming. I took many pictures, too.)
T:How was the holiday?
S:It was a fun day.
(Picture2:I had a cold.I didnt go out. I stayed at home all day.)
T:How was the holiday?
S:It was a bad day.
Step 2: While-reading
接著引出WuYifan的假期,首先以整體呈現語篇的形式讓學生閱讀文本,讓學生從整體上接觸、感受、理解語言,在完整的語境下學習語言。在讀中環節,我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以回答問題的任務型教學方式開展教學,目的明確,閱讀效率高,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強烈需求,注重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和思維品質。
1、初看文本圖片,明確文本主題。
Answer the questions.
1). What was the date?
2). How was the weather?
3). Where did Max sit?
2、問題化設計和建構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考,進入求知學習狀態。
為了把課堂交給學生,我圍繞設計的問題,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文本內容和教學重難點,以思維導圖為支架,引領學生閱讀文本并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進入求知學習狀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1)、初聽文本內容,整體感知語言,學習理解文中新詞。
通過整體呈現語篇,有目標地教學生詞,讓學生在初步整體理解語篇的基礎上感知生詞和相關句子,通過語篇理解句意、通過理解句意而猜測生詞的意思,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dressed up、made a funny play、played the part of 、licked、laughed。
2)、細讀文本,理清文本脈絡,培養語言能力。
在細讀環節,指導學生理清文本的脈絡,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圍繞思維導圖的問題,找出核心句型(主要了解WuYifan的假期情況)并解答思維導圖的問題。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閱讀技巧和策略、拓寬英語閱讀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閱讀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四、用思維導圖建立英語學習系統化描述習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1、品讀文本,建構思維導圖。
品讀文本,建構思維導圖,然后與學生一起核對問題的答案,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思維導圖。從思維導圖的五個疑問詞及其答案,了解到Wu Yifan的一天活動情況:去了哪里?和誰一起?什么時候?怎樣去?去干了什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了解閱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學會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
What happended to Wu Yifans family?
Bad:
G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朗讀,進一步理解文本,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小組朗讀,討論還能從文本了解Wu Yifan的哪些情況,讓學生的對文本進一步理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Did Wus family ride a bike all day?
Was that day the World Book Day? (讓學生了解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
Can we eat bad fruits?
If you were Wu Yifan, what would you do to your mum?
How do you think of Wus family?
3、再讀文本,整體回顧,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注意學生朗讀時的語感、語速、語流、語調、感情,提醒他們對于一些長句可以稍作停頓,比如:Max sat in a basket|on front of the bike.先讓學生模仿朗讀,再自己獨立朗讀,然后選擇一段和小組的同學分享,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文化品格。
Try to read the dairy
Good imitation
Read loudly
Good emotion
Friday,April 23rd
Today was a sunny day.In the morning,we rode a bike for three people.Max sat in a basket|on front of the bike.That was fun.We took pictures|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We bought some gifts| and ate some delicious food.
In the afternoon,Mum ate some bad fruit| and didnt feel well.So we stayed in the holiday.Dad and I wanted to make her happy.We dressed up |and made a funny play.Robin played the part of a dog. He was so cute.Max liked him so much.He jumped on him |and licked him.Of course,Robin didnt like it.We laughed and laughed.
It was a bad day|but also a good day.
4、根據本課繪制的思維導圖,復述Wu Yifan既好又壞的一天。
學生根據黑板的思維導圖復述課文,這是對本課知識的輸出環節,對Wu Yifan一天的活動情況進一步鞏固:去了哪里?和誰一起?什么時候?怎樣去?去干了什么?檢查學生對信息的分類和概括的能力,可以復述全文,也可以復述片段,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復述。
五、用思維導圖引導英語學習方向性準確把握,實現學生英語終身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夠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與方法。
Step 3: Post-reading
在讀后環節,語言知識的鞏固活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先是模仿Wu Yifan介紹既好又壞的一天,讓學生在小組展開討論,感覺好的有哪些活動(如:ate fresh food、took pictures、rode a bike…)。感覺不妙的(had a cold、hurt foot、fell off the bike…)。接著讓學生聯系實際,仿寫自己的某一天或一次節假日活動,我把自己暑假一家人去海南三亞旅游的照片用ppt播放出來,讓學生邊欣賞邊聽我介紹,了解我的暑假活動情況。然后讓學生在小組與同學談談自己的假期是如何度過的,再寫下來。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形成以交際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運用素質。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營造一個能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環境,并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使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夠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與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了解各國、各地民族風情,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之事,學會與他人分享快樂、分擔憂愁,并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情。
1、Guided writing
Think and write
Today was a bad but a good day.
First,it was a bad 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ut what did I do t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 it was also a good day.
As the saying goes,“Bad luck often brings good luck.”
2、Imitative writing
Look and write
Last summer holiday,I went to Sanya by plane with my parents.On the first day,we ate some fresh food.The fresh fruit are my favourite .So I took many pictures of the fruit.On the 2nd,I went swimming.I also rode a bike on the beach.On the 3rd,we bought some gifts for our friends.It was a happy day.
What about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reative writing
Write a paragraph on one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My day
My weekend
My summer holiday
...
Lets share your holiday!
It was a/an good/interesting/fun/great/wonderful… day.
It was bad/boring/sad… day.
Step 4:Homework
英語家庭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叉點,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緊扣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繪制本課的思維導圖并復述課文,這樣鞏固型思維導圖家庭作業既能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和消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搭建語篇知識框架,強化篇章結構意識,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對鞏固知識、培養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六、運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啟示和思考
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究竟該如何使用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經過兩、三年時間的教學實踐,我們基本上總結出活動應包括3個層次:
1、閱讀前準備。
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準確地理解課文,并繪制出思維導圖,教師在學生展開閱讀前應圍繞前一課或相同話題的內容,以思維導圖輔助復習,幫助學生再次熟悉整理并繪制這類課文思維導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讀后交流,加深理解。
學生根據自己理解課文后制作的思維導圖展開討論活動,即在全班范圍內展開分享和交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調整思維導圖框架和結構,并完成主要知識點的教學。這些活動可以是:教師提問,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搶答和補充;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提出與課文相關的問題,其他學生回答等。為了增加趣味性,這些活動都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
3、復習鞏固,輸出語言。
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可以復述全文,也可以復述片段,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復述。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分析和整理能力以及記憶和復述能力都有顯著幫助,在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切實提高了課堂實效。思維導圖不僅對閱讀教學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在詞匯、繪本教學中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目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尚不普遍,也有許多困難,但若能堅持實踐和研究,不斷改進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一定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劉兆義.2008.新課程遠程進修叢書·小學英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陳敏. 2005. 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外語電化教學,(1):36-41.
[3]歐陽蘋果,陳清. 2008.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師范學報,8(3):17-19.
[4]托尼·巴贊(著),李斯(譯). 1998. 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 北京:作家出版社.
[5]義務教育教科書·PEP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