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梅 劉巧娟 劉建敏
[摘要]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就是培養具有強烈社會就業適應能力的社會人才,基于這種以就業為導向教學的開展,在進行學校教育課程評價中,也要圍繞這個中心進行。就此課題進行體系構建,主要探討基于就業為導向中心,探索河北省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
[關鍵詞]就業;高職;體育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22-02
在河北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是重要的建設內容,在新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如何深化構建符合時代特色的評價體系,是廣大高職院校研究探討的課題。隨著時代的發展推進,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圍繞著這個教學目標,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程進行了深入變革,轉變了傳統落實的思想觀念,構建了最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理念,用來指導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確立了以就業為導向建設中心,構建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促進高職院校教育對學生體育素質教育開展,提升學生畢業就業能力,體現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的積極作用。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數字課程評價構建的意義
河北省高職院校的體育素質教育開展,是基于新教育改革要求下落實的,在體育素質教育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升,注重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能力的培養鍛煉,構建其思想上的持續發展改造理念,以內在自身動力促進個人的成長進步,成為社會崗位需求的實用性人才。在高職院校中以培養實用人才的教學目標,正是踐行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構建策略,在體育素質課程開展中,通過學校開展的各種教育,其學習范圍包括體育課程的基礎知識理論體系、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技能、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知識等,并結合新體育教學發展,重點開展體育素質拓展訓練的組織實施能力的提升強化,通過這些知識內容的教學培養,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實踐能力,符合社會崗位的需求。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當前高職院校體育素質教育中,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已經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就業為導向的體育素質評價體系,實現了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的實用性提升。
二、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的必要性
體育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體育素質課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強化體育全民化開展,提升學生開展體育素質教育的能力。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崗位實用性人才的場所,其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學校教育畢竟是在學校內開展的,作為院校教育,其有著封閉性,與社會實際有一定的脫離,因此在構建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
(一)能夠提升體育素質課程開展的實效性
高職院校的體育素質課程教學必須要注重實效,基于就業為導向構建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能夠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強化學生的體育素質課程開展能力。
(二)能夠強化學生開展體育素質課程教學能力
高職院校的培養就是注重學生社會實踐開展能力的提升,學校教育理念很多都是基于理論基礎進行構建的,與社會實用性脫離,建立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評價體系,使學校體育素質教學課程開展更加注重學生運用能力提升,提升其社會工作能力。
(三)深化學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的科學性
課程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就是能夠進行科學的指導教學實施,促進教學過程優化,通過構建就業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就能實現這樣的評價運用目標,實現高職院校的體育素質課程的教學實施目的。
三、我國高職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
(一)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存在空白的現象
我國高職院校體育在教學過程中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依然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缺乏自身的教學特點。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和職業性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大部分河北省的高職院校的體育素質教學都缺乏和社會對高職人才需求的結合,缺乏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而且,我國關于高職院校的科學研究還存在空白,以致于缺乏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人才。
(二)教學手段、教學內容都比較落后
體育是一門關乎我國人民身體素質健康的重要學科,提高人們的體育鍛煉意識,可以有效提高我國國民的健康水平,但是目前我國在體育教學上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都比較落后。首先,在制定教學內容時,缺乏和高職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內容相結合,使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和之后的就業出現脫節的現象。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教學,缺乏對學生的實踐知識教學,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再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往往只是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忽略對學生綜合體育素質的培養。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缺乏對學生開展心理素質以及職業素質的教學,使學生缺乏較高水平的心理素質以及職業素質。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使學生缺乏創新的職業運動能力。
(三)缺乏對實用性體育教育以及職業能力培養的正確認識
大部分高職院校對實用性體育教育以及體育職業能力的認識存在不足,在培養高職院校學生體育素質時,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來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對學生在未來職業中所需具備的心理素質、職業體能素質以及體育教學素質為內容的教學。所以,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體育教育的實用性以及職業能力的培養都存在不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將職業能力培養滲透到實際的教學中,導致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不高。
四、完善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的有效措施
(一)使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更廣泛
在就業為導向下的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不斷完善當前的評價體系,首先,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要更加廣泛,為了更加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必須要從多個方面來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價,如要結合學生體能、運動技能、學習態度、情緒狀態、自信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其次,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個性化差異的評價,結合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需求,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自我,協助學生制定更加符合實際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更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二)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傳統的課程評價往往只是注重對結果的評價,缺乏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因此在進行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對教學過程的評價,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從而不斷地完善教學方法。此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要對現有的教學觀念進行創新,不僅要重視對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教學,更要關注對學生感性以及反思過程的教學,結合學生的個體化發展,加強學生的個性化以及創造力發展。
(三)將體育能力納入考核范圍
在進行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時,教師要將學生的體育能力納入考核的范圍之內,通過由注重對學生體育能力考核的可操行、技能考試專項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為了更好地保證評價的客觀性以及公正性,學校應當制定操作性強、客觀性強的評價標準。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否則不僅缺乏公正性,更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部分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進步的幅度來進行綜合評價,還要結合學生的努力程度、學習態度等進行綜合評價,充分發揮出課程評價體系的激勵作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四)加強將靜態評價轉向動態評價
對學生的體育素質課程評價,不能只局限于靜態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學生個體的差異,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相應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多個方面的評價,不斷地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在體育技能考核過程中,應當允許學生有多次考試的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
五、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
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是目前高職院校發展的核心工作,課程評價作為課程改革效果評價的重要工具,應當結合課程改革的目的來不斷進行創新傳統的課程評價體系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課程評價。河北省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素質課程評價時缺乏和職業技能相結合,使體育課程的改革缺乏目的性,很難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水平。在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課程評價體系時,需要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和職業性共同作為課程評價的一級評價指標。科學系統的課程評價管理是保證高職院校落實號課程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目前,河北省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評價時都采用二級的管理制度,一般會在體育教學部設置二級督導管理組織,并且設置有兩級督導聽課評價、同行聽課評價以及學生評價的三方課程評價制度。高職院校的二級督導管理制度是在教育局的領導下開展的,而學校的二級督導行為只是學校體育部的自查,并不屬于課程評價,因此要提高二級督導管理評價的權威性和公正,高職院校就應當設置專門的體育課程督導小組,小組成員由具有體育教學背景的教師所組成或者在社會上進行具有體育教學經驗或者體育專長的人員組成,從而成立第三方的督導評價機構。
關于第三方課程評價,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重要性,學生是課程評價中的客體,在體育素質課程評價體系中的權重非常大。因此,結合當前河北省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評價的現狀,在構建督導小組時,可以采用三種不同的組建方式:(1)在高職院校中選取具有體育教學經驗或者是體育專業學科畢業的教師作為第三方督導工作小組的成員,在每個學期末對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進行評估檢查,結合檢查報告以及學校體育素質教學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整改建議,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素質教學水平;(2)可以由河北省以及所在市的教育局組成第三方督導小組,對轄區內的高職院校體育素質課程進行評價;(3)高職院??梢酝ㄟ^聘請第三方督導機構對課程進行評價。
總的來說,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前提下對高職院校的體育素質課程進行評價時,應當加強和職業技能相結合,努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
參考文獻:
[1]朱艷玲.河北省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譚麗清.職業綜合能力取向下湖南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建設[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16(3):70-74.
[3]王暉.河南省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現狀調查與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