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倫
【摘要】教育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教育扶貧工作是實現脫貧目標的關鍵,是維護教育公平的關鍵,還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2016年年初,湖北省全面啟動“教育精準扶貧行動計劃”,本文以湖北省麻城市為例,具體分析麻城地區的教育扶貧工作,并從中總結出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的特點。
【關鍵詞】麻城;教育扶貧;教育公平
近些年,扶貧開發的實踐和經驗表明,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作為我國“十三五”期間精準脫貧攻堅戰略的重要舉措,已經日益成為人們的共識。“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進行“教育扶貧”,能夠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之間的差異,促進教育公平,維護社會穩定。
2016年年初,湖北省全面啟動“教育精準扶貧行動計劃”,確立了“精準扶貧,教育先行;教育扶貧,育人為本”的扶貧理念,要求不斷推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教師管理制度改革、辦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扶貧機制改革和評價制度改革,實施好精準改造、精準招生、精準資助、精準就業、精準培訓,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溫暖每一戶家庭。
在這里,筆者主要以湖北省麻城市為例,來具體論述一下麻城市的教育扶貧工作,找出其教育扶貧工作的優點和缺點,并就其缺點提出相應的意見。
一、麻城的基本概況
麻城位于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版圖面積3747平方公里,人口126萬,轄19個鄉鎮辦、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濕地公園。2016年,根據全市行政村區劃調整推進會會議要求和《麻城市行政村區劃調整工作方案》(麻辦發[2015]51號)文件精神,我市依法有序地開展了全市行政村區劃調整工作。
我市原有723個行政村(社區),其中村666個、村居合一44個、純社區13個;調整后全市設立452個行政村(社區),其中村333個、村社合一103個、純社區16個,共撤銷338個行政村(社區)名稱,比調整前減少行政村(社區)271個,減幅37.5%。主要的行政單位有:湖北麻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龜峰山風景區管理處(湖北省國營龜山茶場);浮橋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龍池橋街道辦事處;鼓樓街道辦事處;南湖街道辦事處;中館驛鎮;歧亭鎮;鐵門崗鄉;白果鎮;夫子河鎮;閻家河鎮;三河口鎮;龜山鎮;鹽田河鎮;木子店鎮;張家畈鎮;黃土崗鎮;福田河鎮;乘馬崗鎮;順河鎮;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國營獅子峰林場。
二、教育扶貧的重要性
教育是立國之本,是強國之基。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教育發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地區教育發展還很落后,所有在這些地區進行教育扶貧,能夠改善其教育落后的現狀,縮小地區發展差異,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一)教育扶貧是實現脫貧目標的關鍵
麻城地區多年來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造成貧困的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教育資源落后,人才短缺,教育扶貧能夠為麻城地區提供較為優異的教育資源,讓麻城地區的學生能夠有更好的受教育的機會,從而防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幫助麻城地區實現脫貧的目標。
(二)教育扶貧是維護教育公平的關鍵
維護教育的公平是要做到起點的公平,過程的公平,結果的公平,通過教育扶貧,保障經費的投入,優秀師資的加入,教學設施的改善以及后勤設施的治理等,能夠讓教育資源薄弱的地區的學生享受與教育發達地區學生同等的待遇,確保教育過程的公平,而教育過程的公平在維護整個教育公平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育的扶貧是維護教育公平的關鍵。
三、麻城市教育扶貧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以城促鄉”式教育扶貧
1.麻城市區教育資源扶持所轄鄉鎮的教育
就麻城整個地區的教育來說,城鄉差異較大。所以,針對這一狀況,麻城市自身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最為典型的是“送教下鄉”。如2017年12月12日“國培計劃”——麻城市幼兒園送教下鄉第二環節研課磨課活動在乘馬崗鎮中心幼兒園順利開展,麻北片區乘馬崗、黃土崗、福田河、順河和龍池的一百多名幼兒教師參與了此次培訓學習。此次的送教下鄉主要是以同課互評的形式進行的,城鄉的幼兒園老師以同一種主題來設置課堂教學,城鄉老師之間互相觀摩,加強學習交流,進一步提升城鄉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從教育扶貧的角度來說,能夠讓麻城市區優質的教育資源向下移動,提升麻城鄉鎮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麻城地區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2.省級教育資源扶持麻城地區的教育
除了上述麻城地區內部教育資源互相流動的教育扶貧形式外,地處湖北省的麻城地區,還獲得了省級教育資源的傾斜和幫助。
一是在2016年3月24日,我省一線名師屈小青、杜瑁、張農來到美麗的杜鵑花城——麻城,送教下鄉。她們來到我市實驗二小與本校名師趙小妹一起展示了非凡的語文課堂風采。這種省級名師來地方縣市的學校進行交流學習的形式,對于地方縣市的學校和老師來說,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和較低的成本來學習體驗省級優秀師資的過人之處,從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提升地方縣市老師的水平。通過省級優異教學資源向地方縣市的下移,讓教育相對落后的縣市,也能夠體驗全省最優秀教育水平,扶持地方縣市較為薄弱的教育水平,促進教育過程的相對公平。
二是省級示范學校與麻城地區薄弱學校進行對口幫扶。2016年初,全省教育精準扶貧黃岡戰區現場推進會在紅安召開,會上省示范高中武漢六中與麻城五中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書。會后,兩校及時聯系溝通,積極開展行動。武漢第六中學是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首批示范學校之一,華中地區飛行員早期培訓基地。麻城五中則是一所鄉村高級中學,在麻城地區屬于比較差的高中。通過省會城市的重點高中與地方縣市的薄弱高中結成對口幫扶,讓省會城市優質學校資源來帶動地方縣市農村薄弱學校的發展,與鄧小平先生提出的“先富帶動后富”的經濟思想不謀而合。這種教育扶貧形式能夠讓地方縣市農村學校學習借鑒省會城市學校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校園文化建設經驗、師資建設經驗,讓地方縣市農村中學的學生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感受省會城市學校的學習氣氛。兩者的對口幫扶有利于提高地方縣市農村中學的教育教學水平。
3.以湖北省高校為依托,服務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
湖北省高校眾多,在教育精準扶貧的工作上,貢獻出一份獨特的力量。就湖北高校對麻城地區的教育扶貧來說,目前有兩所高校的教育扶貧工作進行的比較好。一個是湖北工業大學;另一個是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在全國第四個“扶貧日”當天,湖北工業大學常委副書記蔡光興帶領師生來我市開展教育精準扶貧活動。為黃土崗鎮長嶺崗中心小學捐贈總價值4萬元的音樂、體育器材。湖北工業大學藝術系的學生志愿者為長嶺崗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表演了一場主題為“走進器樂的世界”講解演奏會。湖北工業大學的教育扶貧主要是以慰問演出和捐贈的形式。2016年3月31日上午,由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和麻城三中合作共建的“麻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啟用儀式在麻城三中隆重舉行。這是麻城市第一個高校與地方共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的起點。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則是以與高級中學合作共建心理健康中心的形式,扶持地方縣市的高級中學的教育發展,這種教育扶貧方式持續時間更長,也更能夠發揮高校的服務地方發展的作用。
(二)政策式教育扶貧
1.教育精準扶貧“四大工程”
以地方縣市政府的治理來說,麻城地區的政府機構在教育扶貧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我市教育局一直緊抓教育精準扶貧“四大工程”。實施貧困生資助工程,2016年開始設立“麻城市特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每年救助全市500-600名特困學生,給予每生每年2000-3000元的資助;實施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改薄工程,貧困村所在地學校納入“改薄”規劃,優先安排建設項目;實施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提升工程,加強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優化結構,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鄉村教師隊伍;實施貧困家庭“明白人”培養工程,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實施“雨露計劃”等。
麻城市政府在制定教育扶貧政策時,主要圍繞四個大方向:貧困生資助工程;學校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貧困家庭和貧困生。在教育的扶貧方面,具體到每個學生,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家庭,這幾個扶貧的方向主要是從小的方面著手,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扶貧,更具有針對性。
2.教師結對幫扶
教育扶貧中的一個重要的輔助對象就是貧困家庭中的學生,既然是貧困家庭,那么也就意味著這個學生的家庭不僅在經濟上需要資助,同時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是貧乏的。那么針對這種隋況,發揮好教師的作用是必要的,具體說來就是要讓教師走進貧困生的家庭,一對一的進行幫扶,教師和貧困家庭的家長多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對于貧困家庭的學生來說,更是一種對于家庭教育或者說精神文化層面的扶貧。麻城地區在“教師結對幫扶”上也是做出了實際行動。如自2016年5月16日起,乘馬崗鎮萬義中心小學教師結對幫扶掀起了新一輪熱潮。每位教師自覺地拿著幫扶手冊到自己的貧困戶家中,向家長介紹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和家長一起討論貧困要拔掉窮根,就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三)各種類型社會組織的捐贈扶貧
1.國家級單位直接或間接捐贈式扶貧
一是國家部委組織社會基金會及企業進行金錢捐贈。在2017年8月18日,國家住建部率北京愛爾基金會、圣商集團向我市125名寒門學子捐贈50萬元助學金,支持老區教育扶貧工作。
二是國家事業單位直接向貧困地區捐款贈物,在2017年10月31日,空軍武漢基地在政治部副主任晏國斌的帶領下來到位于大別山深處的革命老區——素有“中國第一將軍鄉”之稱的麻城市乘馬崗鎮,為紅星社區送上了10萬元扶貧專用資金,并為萬義中心小學的5名貧困小學生和15名成績優秀的學生贈送了學習用品、發放“藍天雛鷹”助學金。又如在2015年5月25日,中船重工第722所計量檢測事業部向麻城市乘馬崗鎮列寧小學捐贈近3000元的圖書和體育器材,支持革命老區教育和孩子們快樂、健康地開展“陽光體育”。(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二二研究所又叫武漢船舶通信研究所,是國家認定的重點軍工科研院所)
2.省級政府機構或非政府機構捐款贈物式扶貧
第一是省級公益組織和非營利性社團組織攜手民營企業家捐物。如在2017年11月7日,“文化扶貧關愛校園行”走進張家畈鎮黃市小學,省扶貧基金會、省健康文化促進會攜愛心企業家向這里的孩子捐贈500套愛心書包及文具用品,總價值15萬元。第二是省級公益組織或團體在貧困地區學校進行愛心捐贈。如在2017年9月29日,湖北影視“藝術第一課”公益基金攜手伊頓紀德教育公益團隊,在麻城市三河口鎮石門畈中心小學舉辦了一場以“愛之羽翼、衣路有你”為主題的愛心捐贈活動,在深秋來領之際,給大山深處的貧困學生送來了溫暖。
3.市級政府機構捐款捐物式扶貧
如在2017年4月11號,副市長曹幼松帶領教育部門負責人走進福田河鎮護兒山教學點看望慰問這里的師生們,為他們送上10萬元資金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并為他們帶去價值1萬元的生活用品和文具。這一形式主要是麻城市政府部門向所轄鄉鎮的貧困地區捐款捐物。
4.社會企業捐款捐物式扶貧
企業是社會的經濟單位,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在此次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中,貢獻較大的主要有外資房地產開發商凱德國際。首先是設立專門的助學計劃,提供經濟資助,在2016年4月18日,麻城市乘馬崗鎮凱德希望小學將凱德育才之助學計劃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助學金發放到彭科文等16人手中,2013-2014學年該校7人被資助,每人730元;2014-2015學年,9人被資助,每人900元。其次是以自身影響力召集志愿者在麻城貧困地區的學校進行支教活動。在2015年9月21日,公益活動方面堅持長期投入的外資房地產開發商凱德國際,召集其華中地區的業主、56名來自凱德旗下的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以及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和媒體志愿者,共赴乘馬崗鎮凱德希望小學進行為期三天的支教活動。再次是組織專門的愛心捐贈活動,向貧困學子提供學習物品的資助。如在15年9月2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凱德希望小學一年級60名新生參加了“凱德·我的第一個書包”活動并收到了新書包及文具,印有中國扶貧基金會和凱德希望基金的“凱德·我的第一個書包”被發放到一年級新生手中。今年是“凱德·我的第一個書包”連續第六年在中國舉辦,也是凱德集團第四次在該校舉辦。
四、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的特點
(一)由國家到省級到市級,層層覆蓋式扶貧
從上述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的具體措施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從國家到省級到市級的政府機構或非政府機構都對麻城貧困地區進行捐款捐物,每一個行政層級都貢獻出了自身的力量,雖然每一個行政層級的扶貧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提供經濟資助或者是物品資助,這可以說是貧困地區學校和學生最為需要的物質救助。從中可以看出各級行政組織對于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的重視。
(二)充分依靠地緣優勢,借助省會城市武漢市的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扶貧
武漢市是湖北省最大的城市,是湖北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就教育資源來說,也是整個湖北省最好的。而麻城地區離武漢市非常近,能夠比較方便地接觸到武漢市的教育資源,在教育扶貧工作上,麻城地區的薄弱學校積極與武漢優質示范學校結對幫扶,武漢市優秀名師“送教下鄉”,武漢地區的高校與麻城地區的學校合作,扶貧形式多樣,充分利用挨著省會大城市較近的優勢,花費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成本利用武漢市優質教育資源來彌補麻城地區自身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三)麻城地區教育扶貧政策積極響應省教育扶貧政策。落實到教育扶貧工作的每一環節
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緊扣教育精準扶貧的“四大工程”,每一項教育扶貧工作都具體落實到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家庭,每一所學校,如在貧困生資助方面,麻城地區針對貧困生專門建檔立卡,并且設立“麻城市特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從經濟資助方面落實到每一個貧困生,將資助的錢真正地送到貧困學生的手上,確保他們不因經濟壓力而有學習上的問題。
麻城地區教育扶貧政策的做法與湖北省2016年年初啟動的“教育精準扶貧行動計劃”的理念和要求相符合,教育扶貧要以育人為本,要讓教育扶貧工作精準到每一個學生,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家庭,要真正地解決貧困地區學校和學生的教育教學問題,讓學校有充分教育經費保障教學,讓學生毫無經濟壓力的上學。
(四)企業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發揮其教育扶貧中的作用
外資房地產開發商凱德國際在教育扶貧工作中,扶貧的方式多樣,不僅捐款捐物,還組織志愿者進行支教活動,可以說凱德國際不僅在物質上進行資助,還進入到學校教學,在文化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幫助。
五、結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就已納入到“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指導思想,并將教育扶貧作為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任務。湖北省在2叭6年年初,便啟動了“教育精準扶貧行動計劃”,旨在為湖北全省的教育扶貧工作作一個總的計劃藍圖。因此,本文以湖北省麻城市的教育扶貧工作為例,介紹了麻城地區的基本概況,闡述了教育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具體分析了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的各項措施,并從中總結了麻城地區教育扶貧工作的特點,希望能給其他地區的教育扶貧工作以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