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章 宋福杰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競爭加劇,而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因此加強對人才的培育是行業發展的必然,在新時期背景環境下,健身行業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競爭壓力,加強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健身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有利于推動健身行業的長遠發展與穩定發展,在全民健身時代下進行健身行業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下對新時期健身行業的創新人才培養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并提出了關于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健身行業;創新人才;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000-00
近年來,我國體育行業快速發展, 在全民健身時代下,健身運動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節奏和工作節奏加快,人們面臨著重大的生活壓力和經濟壓力,而健康的身體則是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商業健身俱樂部的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對健身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體育消費水平在逐年提高,更多的投資者加大了對健身行業的投資比重[1]。隨著需求量的增加,健身行業的人才培養是健身行業發展的必然之路。本文就針對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環境下,新時期健身行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相關問題展開探討,為健身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1供給側改革概念
供給側改革是根據供給側基本狀況,通過改革的方式來使資源配置問題及供需結構問題得到改善,從而緩解一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變化的供給難題,使供需保持平衡狀態。通過積極的供給側干預,打破社會各個領域中的約束與壟斷,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因此國家加大了對供給側改革的力度,從結構方面來看,主要是通過擴大供給,讓過剩產能向市場需求方面轉移,同時促進低效率生產要素向高層次領域發展,政府部門需要對市場競爭環境進行有效控制,并營造出一種寬松的市場氛圍和競爭環境,降低稅負成本和融資成本,加快企業創新與改革,從而降低行政區域干預和壟斷行為發生。
2健身行業人才隊伍現狀分析
2.1健身行業人才隊伍基本情況
在健身俱樂部中,同一健身服務項目的硬件設備、俱樂部環境及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等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適應不同種類服務項目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者對不同檔次的消費要求,在健身俱樂部中有多方面的健身教練,如游泳教練、瑜伽教練、舞蹈教練等,但最為普遍的是器械教練[2]。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在諸多健身俱樂部中教練主要是男性,且教練隊伍偏向于年輕化,收入差距較大。
2.2健身行業人才學歷構成
在教練人才培養中學歷是其重要指標,雖然學歷的高低不能絕對的代表著工作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反映出教練綜合素質水平及接受新事物能力。據社會調查發現,當前在大多數健身俱樂部中,教練學歷普遍為大學本科,與健身行業剛興起那一階段有著較大的差別,隨著人們對健身需求逐漸向著個性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人們在健身運動過程中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而學歷較高的教練,在談吐舉止上應具有一定優勢,才會受到更多會員的青睞。因此在現代健身行業的人才培養中學歷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2.3健身行業人才專業背景分析
在全民健身時代下,健身方法和健身理論不斷創新,而作為一個優秀的健身行業專業人才,就需要時刻和最新的知識和健身行業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在健身俱樂部中通常教練組成較為復雜,主要是來自于專業的體育院校,個人有過健身健美的比賽經歷,或是愛好健身,對于體育院校畢業的教練而言,其理論基礎掌握較為牢固,在校期間經過系統性訓練和學習,專業的知識層面較為豐富,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和科學的指導[3]。而隨著會員對于高素質水平教練的要求,其他從業背景人群的成長空間會相對較小。
3新時期健身行業創新人才培育策略
3.1加強校企合作,擴大專業教練人才隊伍規模
對于健身行業創新人才的培養,還要在校園中進一步落實,由學校的專業體育教師向學生講授一些關于基礎的專業理論知識,如運動訓練學、器械健身學、體育生理學等,根據學生興趣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如瑜伽、動感單車等。目前很多體育院校畢業的學生,雖然具備良好的知識結構,但在短時間內無法融入到工作中去,無法適應角色的轉變[4]。隨著健身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不僅有效解決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同時也為健身企業培養了專業方面人才。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在校學生首先應了解當前健身行業的發展現狀,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健身俱樂部中進行義務勞動或是參觀學習,了解健身市場發展情況,使學習更加具有目標性。
3.2對健身俱樂部內部的培訓體系不斷完善
對于健身俱樂部來說,經營管理者應樹立長遠的發展理念,不能僅注重當前的銷售利潤,而是要加強對健身人才的培養,根據當前健身器械及健身知識方面的創新,企業應為員工制定長遠的職業規劃和階段性學習計劃,從外部引進培訓時為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和系統性的培訓,讓健身教練可以及時掌握和了解到當前健身市場最新的專業知識和器械使用方法,同時也為健身教練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5]。此外,對于一些有實力和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定期舉辦健身行業的交流大會,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分享自身的經驗,或聘請一些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和知名健身專家來與大家分享經驗,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并積極開拓思路,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素質。
3.3加強對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理念的更新
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環境下,在體育院校和健身行業對健身人才培養過程中還需要積極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當前高校中基礎教育改革,體育教育方式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和發展趨勢,從傳統多功能體育逐漸轉變為多元化和精細化,讓體育院校學生不僅具有體育教學能力,同時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在今后的就業過程中,促進健身行業的發展與進步,促使健身企業的發展更加完善[6]。
4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下對于健身行業創新人才的培養還需要借助高校來進行人才培養,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為學生傳授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健身人才培養中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來實現,不斷擴充健身人才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同時健身企業還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培訓機制,為員工提供專業培訓機會,促使健身教練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學習先進和最新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器械使用方式,健身理念等,為健身企業補充后背力量,提高健身企業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又能滿足消費者的健身需求,實現全民健身的發展理念。
參考文獻
[1]趙靜.四川體育產業與公共服務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8):37-38.
[2]田學禮,劉暢.基于體育產業需求下我國體育翻譯人才分層次培養的綜合模式研究[J].軍事體育學報,2017,36(01):82-86.
[3]丁云霞,張林.基于“安東尼”模型的高校體育產業人才層級特征分析及培養設計[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31(04):18-21.
[4]江金澤.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 破解創新人才培養瓶頸——以體育產業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5(06):82-84.
[5]朱雄,徐偉宏.體育產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創新創業培養基地建設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30(01):62-65.
[6]王笑梅,李榮日.關于高等體育院校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的戰略構想[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06):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