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靈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原動力,有興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會進取。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會擺脫“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可以說,興趣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興趣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途徑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原因
(一)丟掉包袱學數學,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小學學習中的地位至關重要。但是小學數學學科相比其他學科而言,知識繁多,需要識記和理解的內容也比較多,并且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對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有時會難以理解,感到無從下手,甚至望而卻步,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步衰減,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學習成為他們的負擔,于是逃避數學,討厭數學,排斥數學。這樣學生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新課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這種狀況,讓學生真正丟掉包袱學數學,就必須從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開始,讓學生帶著興趣高效學習數學知識。
(二)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在6至12歲之間,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強的時候,他們對什么事物都很感興趣,都想去試一試,玩一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努力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之后,教師就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在玩中學習數學,在快樂中學習數學,真正改變學生以前對數學學習的看法,讓他們知道“不是老師要我學,而是我自己想去學”。
二、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性
(一)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今世界正處在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計算機的普及運用、網絡的連通,正在使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教師通過給學生介紹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再以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的事例加以說明,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激發興趣,增強求知欲。確定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明確一個時期內或一節課的主攻對象,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興趣,而且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必要條件。
(二)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有很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對數學有濃郁興趣的學生,會全神貫注地進行學習,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去認識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如果我們對某種認識活動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學生對問題有興趣,才能大膽地去探究問題
學生能否大膽思考,善于思考,決定著學生能否對知識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是一門思考的科學,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引導、鼓勵學生大膽,才能促使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促進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從而為學習更深層次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在解決某一個較難的數學問題時,我常常把一個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相關聯的小問題,降低思維坡度,這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使全班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三、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一)關心學生,培養興趣
學生如果喜歡他們的老師,那么自然會對這個老師所教的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發展下去,相信他們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因此,教師需要有一顆博愛和寬容的心,去體貼和關心所教的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往往很自卑,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無精打采,灰心喪氣。為了消除他們這種強烈的自卑感,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努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努力學習。“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教師形象的樹立直接影響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態度。“愛屋及烏”,你愛學生,學生就會愛你,進而愛上你所教的這門課程。“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愛上這門課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
由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到畏懼、枯燥、乏味,對數學沒有興趣,提到數學就頭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創造條件,用數學感染學生,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動。根據這個特點,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在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去吸引學生。學生一旦被吸引,就會積極思考。例如在教小學一年級的“小貓吃魚”一課時,教師給每個學生分一個蘋果。上課時教師可以說:“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分蘋果吃。”然后依次把蘋果分給學生,每分一次就問學生:“給xxx一個,老師手里還剩幾個?”讓學生數。直到蘋果分完,最后問學生:“老師手里有沒有蘋果了?”學生回答:“沒有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輕輕松松地認識“0”這個數字了。
(三)游戲教學,提起興趣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游戲的,假如在讀書的時代,我們也能化讀書的活動為游戲,那么讀書不是變得更有趣,更快樂,更有進步了嗎?”低年級兒童往往繼續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游戲的興趣和運動的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在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來學習數學知識,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來,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學“立體圖形”時,我先后設計了“猜一猜”“摸物體”等游戲。學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于長方體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于是我設計了“猜一猜”的游戲:讓一部分學生閉上眼睛,另一部分學生把眼睛睜開,然后同時翻動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說出有什么變化。通過這個游戲,使學生明確了正方體不論怎么翻動,我們看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利用正方體的這個特點來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游戲活動,學生較容易地掌握了這個知識。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多表現為單維性,即從抽象的數學文字到抽象的數學公式,顯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記憶。而如果利用多媒體就能以鮮艷的色彩、優美的圖案、動聽的音樂和喜聞樂見的動畫形象再現客觀事物,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長期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我在制作課件時,經常運用學生比較喜歡的卡通形象,如喜羊羊與灰太狼、貓和老鼠等。學生在自己喜愛的動畫片中學習知識,思維始終處于高度興奮之中,掌握得也比平時要好。
(五)鼓勵學生多聯系生活
聯系生活其實就是注重數學的實用性,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聯系實際,利用生活實例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他們認識到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不神秘。例如在教“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課時,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讓他們找出圖案,并找出其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再比如“打折銷售”這一課,可以舉身邊“清倉處理”“打折甩賣”的例子給學生解釋其中的數學知識。
(六)課外拓展,鞏固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不僅要教課本知識,還要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拓展。如講到“時鐘認識”這一節時,不僅要讓學生認識鐘表的時、分、秒,還要讓他們看時間,會換算時、分、秒。又如講到“圖形認識”,就要讓學生多觀察周圍生活并得出結論。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知識,也關注了生活,還做到了生活聯系實際,既拓展了課外知識,又鞏固了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總之,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十分重要,也是學好數學這門學科的前提和動力源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學生的數學學習才有動力,教師的數學教學才有活力。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梅芳.淺談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z2):171.
[4]林尚農.淺談農村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現代企業教育, 2013(2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