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花蘭
摘 要:創新意識作為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目標,貫穿每一門學科之中,而數學教學是小學課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它是學生思維模式形成的基礎,良好的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邏輯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數學課堂的重要作用,發揮教師的引導性,通過教學方法改良,找到最適合學生群體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實現創新意識的教育教學目的。
關鍵詞:數學教學 創新意識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1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數學的教學意義與以往相比已大有不同,當下的數學教學意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如何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將學生的能力培養與知識教學相結合,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吸收、掌握知識點,并能夠舉一反三,將其應用在其他領域是我們當前需要深刻探究的問題。
一、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新意識培養是鼓勵學生不拘泥于書本和答案,積極提問、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疑問、分析、探究和求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形成勤學好問、舉一反三,具有創造力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教育更加有利于對學生大腦的開發,通過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其自主能力。通過能力培養增加學生對自己的認可度,使其在面對問題時能夠有自信、想辦法、去實踐,而不是依賴書籍、老師或家長。創新意識培養是思維模式的啟發,也是能力的挖掘。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奇心是學習興趣的主要來源,只有學生對一件事好奇,才能引起他的了解欲望,而創新意識從狹義上講就是對一件事的好奇而產生的意識和想法。培養學生敢于擁有與眾不同的觀點,并因此產生興趣學習現有的知識,運用學到的技能解決或論證自己的觀點,形成由創新意識到興趣再到解決問題這樣的良性循環,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二、創新意識培養的原則
1.尊重知識的科學性
培養創新意識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我們所提到的創新是建立在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基礎上,而不是遠離事實的胡思亂想。小學生需要天馬行空,但也需要有人告訴他是非黑白。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創造力的、有未來的青少年,而不是胡思亂想不尊重規律的自負者。我們能想到與數學相關的最緊密的就是數字,而數字在任何工作中都是需要高度嚴謹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嚴把尊重知識的原則,讓學生從小樹立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意識觀念,才能保證在日后的學習或工作中有態度、原則、有標準。
2.以興趣為基礎
前文提到創新意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上,這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創新意識也要建立在興趣培養的基礎之上,以興趣作為吸引,促進學生更加專注的學習,才能在整個過程中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的數學課程處在基礎鋪墊的階段,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反復強調,鞏固練習,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興趣流失。因此,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例如一些數字規律、圖形規律等小游戲,或者相同的知識點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等。通過興趣吸引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激發思考問題和創新創造的能力。
3.以實踐能力的養成為最終目的
缺少創新的實踐只能成為機械的流水作業,而缺少實踐的創新也只能稱得上是滿口胡言。而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行動力,用實踐創造社會,造福人類。而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是為了能讓其將新穎的想法轉化為創造力,使其從小就養成實踐第一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實踐這一重要內容,鼓勵學生將想法轉化為行動,用實際結果說話。
三、創新教學的策略
1.更新教學方法
隨著網絡科技、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課堂的需要。而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均已數字事實為主,因此,方法轉變起來十分困難。事實上,數學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根據不同情景進行教授方法的不斷變化。例如:可以從傳統的講解式授課變成提問式授課,可以將知識點編輯成小故事,將需要記住的計算規則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等。課堂教學也不要全部依賴板書,注意借助多媒體等新型設備,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所教授的知識進行補充和擴展,幫助學生盡可能多的汲取相關知識,最大化激發學生的靈感和創造力。
2.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無論是小學課堂還是初高中課堂,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時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問題。因為課程內容等客觀原因,加之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課堂形式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傾聽的方式,偶有提問也不能顧及全部學生的進度。尤其是數學課程,環環相扣,一旦錯過很難理解下面的內容,導致學生失去興趣。這就是我們傳統課堂的弊端,師生互動性差,教師不了解學生的掌握狀況,學生錯過進度或對某些知識點有疑惑不能及時反饋,會導致一堂課的有效教學成果少之又少。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更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溝通了解學生掌握情況,適時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3.自我教學評估
除了上文提到的方法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的自我教學評估。通過對教學方法、課堂模式以及知識擴展等方面的改革,教師應該綜合評估自己的教學成果。例如:那種方法對學生掌握知識最有效,那種形式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什么樣的內容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這些問題都是通過改變、總結、再改變、再總結這樣的反復工作中解決的。因此,教師一定要對自己的授課進行評估,通過總結與反思能夠增加自己對教學的認識,同時也激發自己的創新意識。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意識培養涉及到教師與學生、書本和課外等多個組成部分,教師雖然不是主體,但對教學效果和學生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現階段我們應該充分運用可以利用的資源和工具,大膽更新教學方法,增加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時間,認真對待學生的疑問和不解,積極幫助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學,將呆板的數字變成跳躍的靈感,使其養成良好的思考方式,敢于大膽猜想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劉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 2013(12).
[2]胡苗苗,朱訓寶.關于數學教學中微課應用的反思[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7(13).
[3]謝海萍.如何提高傳統教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