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
【摘要】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重視小學生自主學習,這不單單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同時也應當在作文教學中體現出來。和過去的作文教學相比,新課改下的作文教學更加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充分發揮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探討了小學語文作文互評互改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互評互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教學屬于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內容,而語文作文教學的關鍵在于對學生作文的評改。進行寫作評改能夠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有助于他們的二次創作,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作文評改時,我們采用互評互改的策略,強化互動式評改,突出學生的自主性,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作文互評互改的意義
一方面,讓學生互評互改作文是對他們自身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學生的信任與肯定。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今天他們成了主動的參與者,這對很多寫作能力暫時落后的學生而言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我們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改時也往往會給他們鼓勵,但這樣的方式始終比不上讓學生自己去評改同學的作文。當學生在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對同學的作文進行評改的過程中,在利用自身能力去完成我們所規定的評改任務時,學生能夠很容易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形成一股較為強大的驅動力,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進而逐漸形成一種自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學生保持對作文的興趣,并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寫好作文。
另一方面,進行作文互評互改可以讓學生之間更加了解,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提高。互評互改屬于開放式教學活動,轉變了過去封閉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可以閱讀到同學的作文,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同學作文中的優缺點,用自己的想法來進行評價;而被評改的學生也能夠了解到其他同學對自己作文的態度和看法,聽到其他同學對自己作文的意見,了解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借助于長期的溝通互動,學生之間能夠更加了解。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相互之間的影響也會逐漸增強,同時各種理性的“自律”因素逐漸增多,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通過互評互改作文,能夠取長補短,有效促進寫作與評改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作文互評互改教學策略
(一)引導學生互批互評
首先必須要調動學生對作文互評互改的積極性。部分學生對此充滿興趣,很希望能夠自己體驗一次當老師的感覺,但依舊有一些學生比較猶豫,他們害怕或不希望其他同學看到自己作文中的錯誤或問題。所以我們應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給他們帶來信心與勇氣,讓他們知道出錯不要緊,只要糾正錯誤就是老師喜歡的好學生。其次教師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調整優化教學策略,堅持循序漸進、逐漸誘導,讓學生打開思維,敢于在同學作文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讓作文評改真正變成一件充滿快樂與意義的事。最后我們應當主動給學會創造互評互改的機會,比如說先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第一次修改,再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給出評改意見,了解自己寫作中的問題,吸取同學寫作時的經驗。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基本相同,認知閱歷差異不大,他們之間可以更好地進行溝通,也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培養作文評改技巧
我們應當把作文評改權真正還給學生,同時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對作文進行評改。在學生互評互改之前,需要教會他們一些正確的作文評改技巧,讓他們能夠將之應用到實際評改中去。在學生相互評改時我們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做一個旁觀者,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指導。如以“四季的顏色”為題的作文評改,在學生相互評改前,我們利用多媒體給他們展示了不符合標準的范文,教會學生一些常用的評改方法技巧:一是找出同學作文中的語病、錯字及標點錯誤;二是檢查同學作文的字跡是否工整;三是看同學作文的主題是否符合標題;四是閱讀同學作文,看文章開頭結尾是否有亮點,整篇文章是否有層次有中心。在對學生進行指導后,讓他們把評改后的作文與原文進行比較,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作文評改帶來的好處,掌握基本的評改技巧,再逐漸培養他們互評互改的習慣,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寫作技巧。
(三)教會學生寫作評語
留下好的作文評語,被評改的學生可以非常直接地了解到自己作文中的優點和不足,批改的學生也能夠向其學習或引以為戒。針對存在爭論意義的評語,我們還可以向全班學生展示,讓學生共同討論思考,進而調動學生寫評語的積極性。如在以“春天來了”為題目的作文互評互改過程中,對某篇作文中開頭的話“春天牽著溫暖的風來了,她在五彩繽紛的花朵中將自己的笑容盛開”,學生寫下的評語是:笑容不能用“盛開”,而需要改為“露出”。對此我們將這一評語展示出來,要求全班學生進行討論:大家覺得這條評語是否合適?如果你來寫評語會怎么寫呢?經過全班學生的熱烈討論,他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學生認為:原文這句話屬于不明顯的比喻句,把五彩繽紛的花朵比喻成春天的笑容,所以這里用“盛開”是正確的;還有學生認為:可以將“盛開”改為“綻放”,因為花朵與笑容都能夠用“綻放”這個詞。通過大家的討論,學生認識到了寫作過程中用詞的重要性,而在討論時我們也引導了學生應當寫出更加合理的評語。
三、結語
總之,一篇優秀的作文往往并非是由教師所改好的,而是由學生自身用自己濃厚的興趣、負責的態度以及一定的能力修改好的。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我們必須要激發和引導學生進行作文互評互改,教會他們作文評改技巧,促進其寫作水平的提升,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寫作的快樂,讓他們愛上作文。
參考文獻
[1]劉金容.小學“互評互改”作文教學模式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7(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