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
摘 要:學生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學生的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階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此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的知識記憶深刻。但是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遇到了困難,他們認為數學相比于語文這種平常大量使用的學科要難學的多,他們難以理解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公式、數字以及各種計算法則。現在的學生有極強的自主意識,他們在入學前就已經接觸了大量的課內課外的知識,如果按照以前的教育方法來教導學生學習,極有可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成果,所以當前教師需要尋找新的教育方法來幫助小學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現對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階段;數學科目;創新教學;方法探究
想要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教學,首先需要了解到當前的小學生不似過去的學生那樣,他們更愿意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知識,所以現如今教師不能按照過去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舊的教學方法與要求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課堂,逐漸被時代所淘汰,教育方式在不斷地進行更新換代,國家更是因此發布新課標來促進當代教育的發展。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提起興趣,進而自主進行數學學習,利用一些比較合理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使學生以更加輕松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如今的互聯網、多媒體等新興技術手段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也可以利用同學互助、小組學習這種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的數學成績穩步提高。
一、開展線上教學模式
過去教學模式一般都是線下教學,教師利用課上時間為學生進行知識講解,而這種教學模式沒能充分利用學生零散的課下時間。如今互聯網技術如此發達,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平臺進行線上授課,將一些重點知識內容錄制好后上傳到平臺,使學生能在課下進行學習,學生在坐公交時,課間休息時都可以打開視頻進行學習。此方法方便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一些學生有可能在課上沒能聽懂老師所講的知識,又不愿意去詢問老師,線上授課則使他們能多次聽講老師所講的內容,直到理解為止。例如,教師在講解六年級下冊課本中的“負數”時,在進行課前備課同時要準備線上授課的內容,由于“視頻”比較簡短,教師可以適當提煉一些重點內容方便學生記憶。如“負數”這一課較為重點的是“負數與正數的區別”、“利用負數表示方向”等,這些內容就可以加入“線上視頻”中,一些不太重點的知識在視頻中可以不進行講解。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除了利用“線上教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改變了過去學生在課上單一的學習模式,使學生能通過多媒體了解到更多的相關數學知識,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豐富。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課本中的“3圓柱與圓錐”時,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看到立體的“圓柱”與“圓錐”,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在大腦中想象一個立體圖形,“多媒體”直接為他們呈現了一個立體直觀的圖形。此外,“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更為靈活,學生在學習時更有興趣進行數學知識學習。
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互助學習
過去的教育模式都是“灌輸式教育”,一般就是“老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老師在課上占有絕對主導的地位,學生基本沒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而這種教學模式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愿意主動去學習。要想改變此種情況,可以利用老師與學生“身份互換”的方法進行調節。此階段的學生想要了解“大人世界是怎樣的”,而“身份互換”恰恰可以滿足這個要求,這使得學生能更有興趣的進行數學學習。例如,在學習數學課本五年級上冊課本中的“7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時,教師就可以與學生進行身份互換,讓學生進行講解這部分知識。“植樹問題”相對而言,比較貼近實際生活,學生理解比較容易,方便學生進行備課。由“植樹問題”可以擴展到生活中的其他問題,如“路燈安裝”、“公交車站設置”等問題,這些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學生在講解后能更輕松地理解記憶。除了利用身份互換,還可以開展“小組互助教學”。將一些互補的學生分為一組,在出現一些學習上的問題時,可以先小組內進行解決,解決不了再去詢問老師。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同學感情,同時又使學生不過分依賴于老師。既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束語
教學模式不能一成不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一定的教學模式創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保留一些新鮮感,在學習時更加有興趣。在上課過程中,老師要與學生多進行互動,在調節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探究的方式增加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在學好數學的同時增加了兩項技能,培養出一個綜合型的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汪勝奎.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3):179-180.
[2]仲成麗.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6,(61):87-87.
[3]祝雯琦.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外交流,2017,(37):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