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超
摘要:高中地理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同時學到豐富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研究思維。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更要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本文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觀察能力;創新性;有效;培養
新時期教育改革不斷推進,高中地理教學也面臨著很重要的改革任務,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能力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作為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獲得學習地理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有能力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形成終身發展的素質。
一、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力是地理學科特有的學習方法。地理課堂當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結合生活實際,由學生進行探討研究。可以根據各自所處地域的特點情況,提出在區域發展當中呈現出來的問題,并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所學和研究“開出藥方”,例如環境保護、污染治理、旅游研發、產業升級和新能源利用等,促使學生關心自己的家鄉建設,并利用自己所學知識開始研究可行性發展策略促進家鄉的建設。主動性研究、探究式發掘,善于思考,利用相應的地理知識去服務家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觀察能力是展開地理學習的基礎,它能夠使學生對該學科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學生學習地理要具備一定的記憶和讀圖能力。地理教學觀察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讀圖的方式來訓練的,教師通過圖表類的教學資料及地圖,訓練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通過地圖及相關表格資料,獲取相關的知識信息,并經過判斷、推理、分析、比較、歸納、總結等方式,得出結論,做出科學的判斷,在整個推斷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高中地理教材當中,地圖和其他相關表格的資料占了很大一部分,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地理知識當中最為直觀的內容,通過觀察這些圖表我們能夠獲得很多有益的學習信息,通過這些課堂上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掌握如何識圖,如何分析一張圖表當中的地理信息。例如在讓學生們記憶地圖當中的地理信息時,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觀察地圖周圍有沒有自己熟悉的“參照物”,比如國家、山川、河流等,記住這些標志性的“參照物”,然后向周邊地區輻射,這樣就可以在頭腦當中形成一張“地圖網絡”,既訓練了自己的觀察能力,也加深自己的地理知識,甚至能夠根據這些發散出來相應的地形、氣候等相關的地理知識。
二、培養高中生實踐操作能力
知行合一,既是我們教學的目的,也是我們教學的手段。高中地理教學有其自身的特性,可以開展相關的野外考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地理實踐活動,這既能延展課堂知識的認知,使學生們更清晰的理解課內所學,豐富知識內涵,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們更深刻的認識自己所學的知識,并看到這些知識更廣泛的作用。在實踐操作中激發出學生們對地理學科的熱愛,培養他們善于學習和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課外的操作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們能夠互相幫助、合作探究,培養為了探索科學知識不怕苦、不怕累的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在實踐操作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走入真實的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確立研究性課題,有目標的去觀察自己所在環境,透過現象看本質,然后分析研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最終發現事物的規律。
實踐操作能力是對學生素質的更高要求,它要求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學生成為學習探究的主體,不斷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查找資料、分析試驗,互相討論,得出科學的結果,獲取知識,在這樣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的研究方向,并適時的給予研究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我們在學習“生物與土壤”一節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田野環境當中去,仔細觀察土壤,把相關的樣品帶到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作出化驗報告,最后進行不同地區土壤的分析比較,形成結論性論文或實驗報告。
三、培養高中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學貴有疑,帶著問題的學習更有動力和方向性。我們在地理教學當中,不但要讓學生具備觀察能力,更應該培養他們在觀察時發現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具備問題意識,這樣才會帶著發現的眼光看事物,才能找到事物前進的趨勢。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講,什么都沒問題那是不善于思考,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我們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勤于觀察、勤于發問,勤于思考,通過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才可以最終成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才。
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他們解決的能力。通過查找資料、互相合作,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方法。通過解決問題可以使學生獲得很多教材內沒有講到的知識,深化對知識的認識,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底蘊,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在合作探究過程當中不但增強了團隊合作的能力,也使自己對自身的長處和不足有了較清晰的認知,在團隊合作當中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些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能夠自行解決,有些問題需要教師給予一些指點才能找到方法,而這些都是在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教學不僅要教授給學生知識,更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自身的學習力。在高中地理學習當中,要讓學生更好的接觸實際環境,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體會人生的成長,積累更多的探究經驗和外延知識,形成地理學習興趣,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最終養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和研究能力,為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