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景類文本,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道境韻悠遠的風景線,有著比較獨特的教學價值。這類文本大都是以祖國的大好河山、自然風光等為描寫對象,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情感。寫景類文本結構精巧、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意境深遠,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習得寫作技巧、發展思維能力和培養初步審美能力的絕佳模本。目前,寫景類文本教學只注重詞句理解、情感體悟和背誦積累的現象仍很普遍,對于文本促進學生能力成長的深層次功效開掘不夠,寫景類文本獨特的教學價值沒有充分凸顯出來。筆者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聚焦核心素養,靶向多元目標,對小學寫景類文本教學的歸旨進行了一些粗淺的探索嘗試。
關鍵詞:多元目標;核心素養;閱讀技能
一、 靶向文本感悟,關注閱讀技能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是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形成閱讀技能的主陣地。寫景類文本文質兼美、形神俱佳,更是提升小學生閱讀素養與能力的絕佳范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好的閱讀教學應是指向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學情表現、文本特征等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能。如信息提取的能力,內容概括的能力,理清層次的能力,文本感悟的能力等等。通過閱讀方法與技能的指導與培養,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法寶,是透徹感悟文本的不二技法。書聲瑯瑯的閱讀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課堂。離開了朗讀,閱讀教學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通過朗讀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感悟作者寄藏于文本中的情感。寫景類文本語言優美,情感豐富,更應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把握內容、品味語言、體悟情感。在充分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美美地朗讀文本,通過朗讀來展現作者眼中如詩如畫的美景、筆下的意境悠遠的情境,深化作者、文本、編者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充分發揮朗讀在作者、文本、編者和學生之間的橋梁作用。
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文本中潛泳,深入了解文本內容、理清文本層次、體悟作者情感,濃厚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些也是閱讀教學的基礎工作和保底工程。
二、 靶向言語形式,習得表達技巧
語文是一門具有工具性特征的學科,是學生習得言語表達技巧的“主科”。寫景類文本言語特質鮮明,表達秘妙眾多。不管是文章的結構安排,還是言語的表達技巧都彰顯出作者的匠心。在核心素養觀念燭照下,我們必須要關注閱讀文本的言語形式,帶領學生探究言語的表達秘妙。課堂教學設此為目標靶向,對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一定會大有裨益。《煙臺的海》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中的一篇寫景類文章。課文通過描寫煙臺海的獨特景觀——冬日凝重、春日輕盈、夏日浪漫、秋日高遠,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本文構思精巧,采用總分總的結構;脈絡清晰,按照“冬——春——夏——秋”的季節順序進行描寫;緊扣特征,生動呈現了煙臺海四季的不同特點;語言生動,大量使用了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課堂教學時,目標就應靶向這些眾多的言語形式和表達秘妙,讓學生在文本中透視作者表達的秘妙,在言語實踐中掌握表達的技巧,不斷豐厚閱讀課堂的內涵,謀求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增長課堂教學的效益。
三、 靶向思維訓練,發展思維能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學生學會一堆知識,而是學會一種思維。閱讀是手、眼、心等多感觀配合,思維、情感、意志等多因素參與的心理活動。閱讀教學靶向思維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正是教學內涵深度挖掘的體現,是著眼學生長遠發展的遠見卓識。寫景類文本中描繪的形象豐富而生動,營造的氛圍或靜謐安然,或氣勢磅礴,或艷麗絕倫……正是訓練學生形象思維、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等思維能力的好素材。不管是課堂的導入環節,還是新授環節,亦或是言語積累與實踐環節,教學的設計都應含有一定的思維含量,攪動學生的思維,不斷地訓練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煙臺的海》一文,作者不按四季常規順序來寫,而是把冬天的海提到最前面來寫。教學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問題讓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什么要把冬天提到前面來寫呢?這樣安排有什么妙處?通過思考、交流這個問題,學生不但明晰了作者獨到的匠心,感悟了冬天海的特點,更是犁耕了學生思維的原野,攪動了思維的平湖,思維訓練在閱讀課堂中得以體現,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維能力也得到訓練和發展。
四、 靶向審美體驗,培植高雅情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應注重學生審美樂趣的享受。寫景類文本語言優美,音韻和諧,形象生動,意境深遠,充滿著迷人的詩情畫意,飽含著豐富的審美情趣。教學時,通過配樂朗讀、想象畫面、視頻欣賞等多樣的教學措施,讓學生充分領略語言之美、畫面之美,目標靶向學生的審美體驗,引導學生享受審美樂趣。當然,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一種獨特的體驗過程。“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個哈姆雷特。”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尊重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更要搭設平臺、開掘渠道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展示,強化自己的審美體驗,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潛移默化地讓高雅的情操與意趣植根于學生心底,為學生燦爛的人生涂抹上一層亮麗的底色。
在核心素養理念的燭照下,寫景類文本教學必須要擊碎只注重內容理解、情感體悟和背誦積累的教學傾向,必須深入地了解寫景類文本的特點,充分挖掘教學價值,創新教學理念,豐厚教學內涵,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聚焦核心素養,靶向閱讀能力、言語實踐、思維訓練、審美體驗等多元目標,不斷提升寫景類文本教學的課堂效益。
作者簡介:徐海軍,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