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個綜合性的學科,也可說是雜科。它包括的東西很多。大多數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語文,學與不學沒有什么不同。學很多的知識好像與現實生活沒有多大的聯系?!边@是非常錯誤的想法,語文就是生活的濃縮,學會了準確理解、理性分析、明確判斷生活當中發生的所有事情。特別是作文,就是寫對生活現實的看法。為什么有很多學生比較排斥語文,主要是因為語文成績進步太慢,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也做了很多的練習,就是收效甚微,所以就把它拋在了腦后,不打算花太多的時間來學了。確實,作為學生學習時間有限,如果成績進步不大,會有些失望,甚至有的學生會絕望。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我就想到一定要扭轉這種局面。讓學生把語文學好,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是必需的。
關鍵詞:有效提高;學習語文;學習效率
教師這一職業是一條漫長的“育人之旅”,幾乎所有的教師在這段旅途上都需要差不多30年的時間,所以如果不思考不探索,這個旅程就會越來越枯燥乏味。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挖掘,與時俱進,才有新的發現,這個旅程也才會有活力,有動力,更有成就感。因此,要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師。那么,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我的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根據語文的學科特點,先對學生進行了“洗腦”工作,當然這不是一兩節課就能解決的問題,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慢慢滲透。
一、 樹立正確的語文觀
(一) 培養學生的“王者意識”
這個王者意識不是一種自滿與自負,而是每個學生的個性點、優點。在語文這一學科上,我一直持有“個性點、優點就是增分點”的觀點,因為語文就是生活,語文試卷就是生活的濃縮與再現,每個學生都是生活的活動體,都可根據自己對生活的不同理解與體會做出正確的客觀的判斷,都可以拿到分數,千萬不能存在“我的生活質量沒有別人高,分數就沒有別人高”的錯誤想法。
有的學生相信命運說,其實這根本就不是命運,而是自己的選擇。有的男生會說我的理科好,文科就是不好。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給自己裝進了一個象牙塔中,自己在里面獨自享受,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沒有錯誤,這是對自己不負責的一種表現,甚至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一種逃避的表現,為自己的不滿意找到了借口。對于文科的一票否決,這是相當不公平的,如果任何事情都不去嘗試,不去努力的話,根本就沒有下結論的權利。不要做“理想判斷主義者”。每個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是主宰者,都是王者,要有霸氣,不服輸,要有“只要我全力以赴,就會贏”的勇氣。
(二) 培養學生的“多寫多分”的觀念
語文學科主觀題占100多分,主觀題沒有絕對的統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給分。對于主觀題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只有好與不好,高考評分時主觀題是不會輕易給零分的,所以我要求學生一定要寫答案,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膽地寫出自己的答案,千萬不能自我判斷說:“我的答案是錯的,寫了也得零分”,就不寫答案了,本來已經想出答案也不寫就空在那里,只要答案是圍繞文本做出的客觀判斷,都給分。每個學生都沒有自我審判零分的權利,只有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義務。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語文成績,真是一箭雙雕。
二、 結合自己的教學點,自主出題
自主出題,教學針對點較強,可以較明顯地看到教學效果,也會確定不同時期的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固定,教學內容明確,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自主出題,可難可易,可多可少,效果明顯。
例1. 在講到文言文時,根據高考題型一般是設有三個選擇題,第一二題是基礎題,三題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前兩題看學生的掌握,后一題重在理解。這是主要的得分差距點。所以自主出了兩個選擇題:一個是“此文章主要體現了燭之武的愛國主義精神,下面哪一項不屬于”,另一個是“下面各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哪一個是不正確的”。并且結合這兩個題,告知學生此類題的出題規律及答題方法。
例2. 高一第一學期重點講授記敘文的寫法,要想寫好記敘文,關鍵在“細節和情感”的把握上。
所以結合這兩點,自己出了個作文題“那一刻的感動”,“那一刻”突出細節,“感動”突出情感。
這篇作文已批改完,發現學生不會抒發情感。我就調侃他們說:“看著你們感動的淚水怎么像鱷魚的眼淚呢?”情感太假,不自然。
這樣,根據學生的弱項,就能確定我下一段時間作文的教學重點,逐點突破。
三、 歸納總結題型及答題方法
根據不同時期學生的模糊點及困惑點,歸納總結題型,讓知識系統化、規律化、清晰化及簡單化。具體事例如下:
例1. 在2009年帶化學班的時候,很多學生在做兩篇現代文閱讀時很容易失分,不知從何入手,學生很著急。對于這種情況,為了解決他們的困惑,就總結了現代文的題型及答題方法,一共有六大題型。到了2010年,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了一種,共七種。
大部分學生能夠抓住關鍵詞,扣住得分點。
例2. 2009年廣州一模的作文題是“一葉落知天下秋”,這次作文化學班的學生寫的是一塌糊涂,根本不知所云,不會緊扣題目來寫作,偏題的較多。
針對這一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必須讓閱卷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你在寫什么,并且判斷出是否切題,那關鍵就在作文的開頭,因此,我想出了“解題式”開頭的寫作方法。
這種方法在2009年及2010年的兩年高考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例3. 在帶2010屆畢業班時,發現我這兩個班的學生對詩歌鑒賞中的“景與情的關系”是一片茫然,經常是亂寫答案,所答非所問。所以我就總結了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的五種題型及答題方法。
講解后,學生明白了什么樣的問題,應該有什么樣的答案。
以上內容就是我的一點淺薄的經驗,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為我一直帶的是理科班,好多男生理科較好,但語文成績一直在80分以下,自從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多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最后的高考中都在100分以上,甚至有的學生取得了123分的好成績??吹搅诉@樣的結果,我也越來越有信心,在教師這條路上也會大步向前,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我的教學特點及方法,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提升自己,慢慢向我的智慧型教師目標靠近。
參考文獻:
[1] 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老師[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 邊玉芳.讀懂孩子——心理學家實用教子寶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李希貴.面向個體的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秦鎖利,廣東省肇慶市,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