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小學語文無論是在教學觀念還是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微課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有效彌補了過去應試教育的弊端,有效實現了小學生個性的發展,順應了素質教育的宗旨,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效果,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作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微課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很快就成為學科教學活動的研究熱點,微課以其特有的優勢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諸多不足。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較其他階段的學生較差,而且不同學生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除此之外,小學生的控制能力較差,在傳統的課堂上無法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很少會去主動學習。微課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板書和講解的模式不同,主要是通過向學生播放視頻的方式,通過影像聲形并茂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學習效果。
一、 微課的含義
可能很多人對微課比較陌生,不知道微課指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是以哪種模式授課,其實微課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復雜,它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發展而來的教學模式。所謂微課,即在新課標理念下采取教學視頻等載體,針對課堂教學中某個重點內容與關鍵教學環節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與傳統教學相比,微課的教學對象和教學方式都有很多變化,所謂的微課是指針對某個重要知識點或者難點才能用視頻的方式來完成的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制作或剪輯一些視頻片段、制作課例片段等,對多種資源進行整合來實現的教學。微課的學習主體也不單單是指學生,還包括了老師和一些教研活動的參加者。微課對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有很大幫助。由于小學生天生比較貪玩、好動,但是一旦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后就又會十分專注,不停地思考一些自己未知的問題,并且去注重學習。同時微課也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保證順利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二、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使用一段簡短的小視頻的形式來展現當節課程的重點內容。它既可以起到導入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概括總結當堂課程重點的作用。小學生的耐心不足,如果老師一味地以一種形式來講解的話,學生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但是引入微課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小視頻中影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向學生講解《廉頗藺相如傳》一課時,里面的著名典故就是武將廉頗領軍打仗的本領很高,為趙國屢立戰功所以自恃功高,認為武人對于國家的貢獻大于文人,對于像藺相如這樣的文人十分輕視,但是后來發現藺相如對于國家的作用后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藺相如在知道廉頗對自己的輕蔑后并沒有生氣,而是以國家利益為重,對廉頗以禮相待,后來廉頗深知自己的行為不恰當后,自帶荊條向藺相如請罪,二人最終冰釋前嫌,共同為趙國效力。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文章的篇幅較長,很多學生都沒有耐心看完,老師就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快速了解文章的故事情節。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導入作用,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接下來老師的講解中也能全神貫注的聽講。此外,微課還可以對本堂課的重點起到總結的作用,讓學生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微課和老師課堂的講解有很大的不同,老師的課堂講解如果不被錄像設備刻錄下來的話就很難再現,但是微課卻可以被多次復制和拷貝,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環境下繼續學習。隨著社會的發展,人也在不斷地發展,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的結果就是人類不斷學習的過程,當今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在離開學校環境后仍然能夠繼續給自己充電。所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很重要。老師要利用微課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課程的制作過程中以引導為主,精講為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教學原則,緊扣教學難點,制作出精彩的微課視頻。學生可以微課為立足點,在線觀看課例,查看學案和相關知識等輔助性學習資源。
(三) 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微課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視頻中包含的圖像內容和聲音極大地增加了課堂內容的容量。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了更多的知識。這對小學生的成長很關鍵,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想并不成熟。大部分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意識和完成的價值體系,但是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通過語文微課來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很重要,在微課進行前老師可以先設置一些與本節課所講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并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在每進行一章節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小學語文教師借助于微課把該章節的教學重難點給予突出,并借助于一定的綜合性題型把要考查的知識點給予囊括,微課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呈現知識給學生,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 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眾所周知,每一個小學生的成長背景和學習能力不同,這就造成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都有自己的個性,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忽視這一特點,只根據課本講授知識,就可能扼殺小學生的創造天性。而微課能夠運用圖片、動作、色彩、音樂等多元素充分地挖掘小學語文教材內容之外的意蘊,擴大小學生的視域,拉動小學生從不用的角度對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思考,從而把小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開發出來,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師就微課對教學活動帶來的實效性進行深入思考,是小學語文教師響應教育信息化號召進行的教學推進,善于利用微課來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逐步突破教學重難點,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增強語文學習能力,樹立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席麗娟.淺論小學語文微課的設計與實施[J].教師,2016(24):82.
[2]楊曉娟.小學語文微課教學實例探究[J].新教師,2015(12):56-57.
[3]劉榮華.小學語文微課的價值、研制與使用[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5(04):6-9.
作者簡介:宋培,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廣陽區白家務辦事處火頭營回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