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育成了初中教育教學中的一門學科。它主要幫助學生認識基本的道德與法律體系,幫助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對學生進行法律與素質教育。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有重要的效益,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簡述互聯網資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進行輔助教學的作用,并對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道德與法治;有效應用
一、 前言
為了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法治是最可靠的保障,維護道德是最有力的支撐。依法治國,禮法并重是我國特有的法治思想。道德與法治具有非常鮮明的理論性和現實性,要想實現教學目標,就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輔助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的思考,從而達到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的。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聯網資源應用的作用
(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互聯網技術對初中學生而言都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在學生面對計算機的時候,都有親自實踐操作的強烈意愿。初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初中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活動上的創新和實踐。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就可以大膽引入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實踐,也可以大膽啟用互聯網上豐富的信息,整理對教學有益處的資源,在教學中發揮其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深入學習道德與法治。
(二) 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需要有足夠的外在資源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啟發和刺激。而互聯網資源恰恰提供了非常好的資源途徑。互聯網上豐富的、大量的信息資源,已經涵蓋了幾乎所有的方面和視角,能夠幫助學生從各個角度啟發思維。互聯網資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助于創造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這樣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才能促使師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在良好互動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在最大限度上被打開了,更加樂于積極思考,更加樂于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也就更加容易被激發出創新思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既是提高青少年思想品德修養,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場所。
(三) 開闊學生視野
如果單純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會比較單調和枯燥的。而將互聯網資源應用到教學當中,則會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增強教學的時代特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道德與法治教學涉及的內容很多,覆蓋的知識面也很廣,需要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道德、心理健康等諸多領域。在制作課件時,授課教師要圍繞教學主題,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做到設計絲絲入扣,以期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擴大視野。并在教學之余進行適當的課堂提問,進一步地激發學生進行主動思考,開闊學生的眼界。
(四) 提高學生道德素養
提高學生道德素養,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終極目的,也是教學難度最大的教學目標。在傳統的課堂上,僅憑教師的口頭講解,并不能對學生產生心靈上的震撼,也不能給學生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補充。例如:在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候,就可以從網絡上下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視頻,向學生們進行展示;也可以提取《新聞聯播》中的相關新聞事件,補充教學資源上的不足。這些資源都是非常好的輔助教學資源,在聲情并茂的視頻當中,學生們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更加詳盡的理解和更加深刻的感悟。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養。
三、 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多媒體設備與互聯網資源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我國初中已經非常普及了,而多媒體設備也是互聯網資源最好的承載。對于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及一些比較難于表達清晰的社會事件,就可以到互聯網上查找相應的資料,搜集有利于教學工作的信息,然后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方便進行教學。用互聯網資源制作的課件,能夠承載更加豐富的內容,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高度濃縮,做到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信息的有效教學。例如:可以從互聯網中,尋找社會熱點事件加入到課件中去,在課堂生作為典型案例講解給學生們,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 利用互聯網案例豐富教學內容
合理地利用互聯網資源,能夠很好地豐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教學,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益于初中教師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互聯網為依托的新課堂中學習道德與法治,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展示,不僅能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進行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知識傳授,對教學內容進行大幅度地擴展,并且能通過協作學習,促進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合理地運用互聯網技術,借助其聲音、圖像和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 利用互聯網平臺培養學習習慣
授課教師可以在創建互聯網平臺,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互聯網平臺上,教師可以將預習資料和復習資料發送給學生們,供學生們進行預習和復習,在學生們及時完成預習和復習任務之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及時跟上教學進度,提高教學效率。互聯網平臺也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當學生有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在平臺上進行提問,教師也能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解答。學生也可以將課后作業上交到互聯網平臺上,教師在平臺上就能夠完成對作業的批改,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 結論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聯網資源能夠發揮很大的教學優勢,對學生的學習益處較多。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也能夠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信息技術為教學工作帶來的方便之處。在互聯網資源與教學內容的合理整合之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提高學生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水平,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沙麗娜.信息技術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的應用[J].文存閱刊,2018(1):111.
[2] 黃含榮.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J].南北橋,2017(22):43.
[3] 趙金輝.信息技術與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整合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7(28):246.
作者簡介:
盧立,貴州省安順市,安順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