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要致力于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的核心內容是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的能力。本文提出讓語文課更具語文味,必須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從關注結構布局、關注語言特色、關注表現手法三個方面來論述如何發現關注訓練點,落實一課一得。
關鍵詞:核心素養;一課一得;語文味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要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其核心素養就是聽說讀寫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而語文教材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每一篇收錄在教材當中的課文是經過編者反復篩選、修改、校正的優秀作品,各有其語言訓練的重點。教師應鉆研教材,發現并關注訓練點,教學時要緊扣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這一主要目標,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關系,關注語言訓練點,一課一得,讓語文課更具語文味。
一、 關注結構布局
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到課文結構上的特點,理解其布局的作用,學會運用。比如《莫高窟》這篇課文,是非常典型的總分類型。從全文來看為總分總結構,從文中重點介紹的彩塑、壁畫、藏經洞這三個主要小節來說,是總分結構。教師要指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了解總起段與總結段的作用。找出每小節的中心句,想一想中心句在每一段中的作用。在課后作業中,可布置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的片段仿寫練習。《秦兵馬俑》“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是全文的中心句,同時也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莫高窟》中也有一句過渡句:“莫高窟不僅……,而且……”這句話承接總結了第二小節彩塑又開啟了第三小節,同時也是第三小節的中心句。教學時可以把兩篇課文里的過渡句拿來做比較,引導學生發現《秦兵馬俑》里的過渡句統領全文的作用。
再如《鄭和遠航》一課,有非常明晰的脈絡。作者詳寫第一次遠航的經過,按照“揚帆起航”“友好往來”“戰勝兇險”三個部分來展開,其他幾次遠航一筆帶過。這種詳略得當,脈絡清晰的構文形式值得學生學習和運用。我曾經聽過一位教師執教這課,他是這樣處理的:為了彰顯鄭和遠航的壯舉,他出示了一張圖表,從航行時間、航行距離、次數、船隊的規模、人數、到達的地方、航行的意義來對比鄭和、哥倫布、麥哲倫三位航海家。初衷是好的,設計意圖不但沒有任何問題,反而說這位教師非常用心。但具體實施時,這位教師過于偏重各項數據的羅列、對比,補充材料太過繁雜,有喧賓奪主之感,過于強調鄭和遠航的意義而忽略了課文的語文訓練本色。應從作者如何表現鄭和遠航是偉大壯舉這一核心問題入手,從結構布局、語言表現形式等方面來表現遠航的偉大,而不是脫離了教材,依賴輔助材料來襯托,失去了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大好機會。這一點值得我們老師深思。
二、 關注語言特色
(一) 表達方式:指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等寫作方法,也是學生寫作文要掌握的基本方法。如《水滴石穿的啟示》舉正反兩方面論據來證明觀點的方法,《埃及的金字塔》的說明方法,《水》的細致描寫等等,在教學不同課文時,教師應根據特點,面向學生明確其表達方式,在寫作及說話訓練中有意識地進行指導。
(二) 修辭方法:小學階段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對偶等。有的課文是句段修辭,有的是整個篇章修辭,如《云雀的心愿》。修辭句的練習很多見,而篇章的修辭在小學階段多見于擬人法寫童話,都可以納入常規訓練中來。
(三) 語言風格:每篇課文的語言風格不同,帶給孩子們的訓練點也不同。有的辭藻絢麗,善用修辭,如《西湖》《泉城》;有的清新雋永,令人回味悠長,如《愛如茉莉》《第一次抱母親》;有的語言樸實無華,平淡中見偉大,如《給家鄉孩子的信》《最大的麥穗》;有的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如《青海高原一株柳》《安塞腰鼓》……多讀多見,逐漸能形成學生自己的語言風格。
三、 關注表現手法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還體現在關注文章的表現手法。《黃河的主人》的襯托法,《大江保衛戰》點面結合法,《早》的托物言志法,《夾竹桃》的對比法,《春聯》一一列舉法等,不同的表現手法帶給學生們不同的感受,掌握并運用這些方法能極大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比如《水》用形象的筆墨,生動地描寫了干旱地區缺水的情況。其中舉了兩個事例,一是雨天男女老少痛快淋雨的歡樂場面,一是母親用一瓢水給兄弟四人洗澡的事情。課文上到結尾處,如果把缺水的主題強化,讓學生說一說應該怎樣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那么這節語文課就變味了。變得像一堂品社課,顯得不倫不類。教師應該從課文入手,找準本課的語言訓練點。本課用輕松的文筆表達了缺水地區人們的苦澀,兩件事例在表現手法上也各有側重。雨天淋雨的場景重在寫人們久旱逢甘霖的歡欣雀躍,主要通過動作、神態描寫表達了人們的外在表現。而母親用一瓢水給兄弟四人洗澡一事,作者則重在描寫人物細膩的內心感受。一外一內,相得益彰,構成了讀者對“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一句話的深刻理解。這種寫作方法是教師要點撥給學生的,讓學生知道從不同方面來描寫事物,建議課后進行類似寫作方法的遷移練習加以鞏固。
綜上所述,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從不同方面去關注,引導學生學習體會,掌握訓練要點,落實一課一得,進行針對性拓展練習,讓語文課更具有語文味。
參考文獻:
[1]王穎.語文核心素養如何在課堂落地[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7(06).
[2]何小玲.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三變”[J].小學語文教學,2017(23).
作者簡介:
謝慧芳,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段莊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