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素婷
【內容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將步入青春期,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將得到極大的發展,影響學生一生的行為習慣也是在這一階段養成的。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教師需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途徑,通過全面的學校與家庭的合作幫助學生獲得可以受益終身的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教育 行為習慣 習慣養成
對小學學生來說,六年的小學生涯不但漫長,還非常重要。在小學階段,學生會逐步脫離幼兒階段,進入青澀懵懂的青春期,迎來身體和心理的飛速發育。在小學階段,學生會面臨著各種身體和心理上的壓力,接受和面對新的挑戰,在迎接挑戰和成長生活之中逐步培養起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并養成固定的行為習慣和行為模式。在小學階段,教師不僅僅需要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培養基本的能力,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可以受益終身的良好習慣。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家長、同學和社會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學生人格形成和習慣養成的過程之中發揮很大的作用。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途徑必須要從家長、教師和社會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下面對行為習慣的養成途徑進行分析。
一、家長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作用
常言道,家長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通過教育實踐常常會發現,家長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之中最為重要的老師,教師的諄諄教誨常常比不上家長的言傳身教,學生壞習慣的養成也常常離不開其成長的家庭背景。探討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途徑,首先就要探討家長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發揮的作用。
通過家訪、問卷調查和家長會等途徑可以發現,在與家長的接觸之中,家長的行為習慣與學生的生活舉止保持著高度統一。例如,有禮貌、明事理的家長,他的孩子也常常顯得成熟體貼、溫和禮貌,做事井井有條、細致周到的家長也會有著耐心細致、冷靜謹慎的孩子??梢哉f,學生的行為習慣在很大程度上由家長的行為舉止所決定。但是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有著良好習慣的家長固然是幸運,但是家長有著行為習慣上的問題也不代表學生不能夠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并逐步影響父母。有鑒于此,學校和教師在培養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同時,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更重要的是進行充足的家長教育。通過家長會、教師家訪等等形式,學校教師需要與家長形成密切的溝通并達成充分的配合,通過對家長的單獨談話、家長講座等形式普及家長在學生教育之中的重要性以及家長的言傳身教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在一切為孩子著想的指導下,教師需要要求家長重視言傳身教的巨大作用,在孩子面前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例如,對于性格急躁做事魯莽的家長,需要在生活之中養成遇事先思考、提起做好計劃的習慣,逐步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杜絕在情緒控制下對家人孩子發火的惡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認識到耐心細致的重要性,并逐步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二、教師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作用
學校是學生培養行為習慣的主要課堂之一,通過學校和教師的努力,學生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已有的行為習慣,并養成受益終身的好習慣。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過程中,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生活和學習,還能夠使得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之中受益匪淺。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尚未發育成熟,會極大的依賴身邊成年人的指導,教師在學生之中具有很強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這一優勢,通過指導和要求實現好習慣的養成。例如,課前預習、課堂筆記、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廣為人知,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哪怕進入高校都未能養成,這就是他們在小學階段未能夠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所導致的。小學教師可以將課前預習、課堂筆記和課后復習布置為作業,安排學生強制完成。在課前預習時,教師要求學生通讀完課文,標出新詞生詞,并通過查字典、上網搜索等方式嘗試標出拼音和詞義。對于未能查明的生詞或是疑難的句子詞義,學生也需要標出疑問,以待課上解答。在課堂筆記時,教師要求學生列出教師的教學大綱,標出課上講解的重點內容,并列出自己認為的重點段落和疑難解答。針對課前預習時的疑問,學生也需要將教師的解答進行記錄。在課后復習時,教師需要學生熟讀課文,并整理出段落大意,在掌握新詞的基礎上對已有知識進行回顧和概括。通過教師的要求和指導,學生能夠在完成教師作業的同時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堂筆記、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并帶入未來的學習生活之中。
結語
在小學階段,學生往往會邁入青春期,開始進行生理和心理的極大改變,并最終塑造出人格和三觀,養成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了幫助學生更加容易方便的進行身心的過渡、幫助學生順利的邁向人生的新階段,在小學時期家長和教師應該共同努力,通過言傳身教和積極工作幫助學生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塑造出樂觀開朗的性格和正直善良的人格,為社會和祖國培養新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 邱尹、曾令輝、秦璐. 90后初中學生行為習慣現狀調查及問題與對策[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2).
[2] 高德峰. 淺談寄宿制學校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2).
[3] 吳長水、蘭先明、陳興、黃銘岳. 小升初學生行為習慣的有效銜接[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