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醒亞
摘 要:數學知識是凝固在空間里、流淌在時間里的珍品;是數與圖、結構與空間相結合的產物;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在運用數學知識的同時,離不開思維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一題多解
一、創設生動可感的情境,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
縱觀小學生這一群體,筆者發現,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閱歷缺乏,思考問題往往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相對較低。然而,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小學生對于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難以在短時間內把握其內涵。因此,在日常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具象完成對抽象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時,為了使學生明白圓的概念,首先,教師打開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大屏幕上的實物和模型(圓形瓷器、一輪圓月、奧運五環),從這些實物中引出“圓”來。教師對學生說:“你們仔細觀察這三種圖形,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呢?”有的學生說:“瓷器、圓月還有五環的形狀都是圓的。”教師說:“你說得很對。”下面,教師出示一個“圓”,并問道:“你們知道圓上各個部分的名稱嗎?”學生有點迷惑了。教師說:“咱們先不著急回答這個問題,下面,咱們就一起去認識圓,等學完后,你們就知道了。”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其他的圓形物體。甲生說:“還有硬幣是圓的。”乙生說:“鐘表也是圓的。”丙生說:“光盤也是圓的。”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說得很好,那你們想一想這些圓都有什么特征呢?”學生們一邊轉動腦筋,一邊在嘴里嘀咕著:“圓的特征?”原本“圓”的概念是抽象的,但是教師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特點,用心捕捉“圓”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精心創設具體可感的生活情境,從而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使他們帶著一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投入到學習中。
二、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數學教材中,各章各節的知識是環環相扣的,由簡單到復雜,由基礎到能力,由形象到抽象。比如說,乘法、除法是對加減法進一步的延伸;百分數是對整數、小數、分數的補充;計算再復雜的乘法算式也離不開對乘法口訣的運用;由此可見,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是相通的。正如“溫故而知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舊知識中獲取學習新知識的靈感,從而使學生對各個知識點融會貫通,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使他們建立起新舊知識的思維導圖。比如,在學習“圓的面積”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請你們想一想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了?”有的學生說:“正方形。”有的學生說:“長方形。”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等圖形的面積公式。在學生回憶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面積的推導過程,不僅帶領學生把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也檢測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此同時,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會啟迪學生:學習新知識時,可以聯系舊知識來解決問題。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利用以前的知識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學生一邊獨立思考,一邊互相討論。有的學生說:“我把圓平均分成了28份,然后,又把這些等份拼接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有的學生說:“我把圓平均分成了18份,又把這些等份組合成了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聽了學生的回答后,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說得很對,在這個推導過程中,你們得到了什么啟示呢?”有的學生說:“我仔細地分析了一下,發現長方形的寬與圓的半徑相等。”還有的學生說:“我發現長方形的長等于圓的周長的一半。”教師說:“究竟你們說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這種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探究新問題的教學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培養了學生的類比思維。
三、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人盡皆知,“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同樣的,數學也有“百花齊放”的形態。“一題多解”就是其中的一種。縱觀中學生這一群體,筆者發現,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對于同一道數學題,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因此,在數學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創新思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解決問題。如,書架上有10本書,小明取走了3本,小蘭取走了2本,問書架上還剩多少本書?解法一:10-3-2=5(本);解法二:10-(3+2)=5(本),再比如:8+18+28+38+48=( )解法一:10-2+20-2+30-2+40-2+50-2=140;解法二:2+2+2+2+18+28+38+48=140。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數學問題,不僅使學生積極思考,還培養了學生的多向思維。
數學學習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中不變的主題,也是教師的責任,還是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秉承以生為本的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吳球.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4(23).
[2]盛保和.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3(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