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萍
摘 要:一直以來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人們對教學模式不斷探究,最終提出了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學習對建立高效課堂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它也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種新式學習方法,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自主探究學習是指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點撥、幫助,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并產生一種強烈的想要積極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想法,學生用探索研究的方法,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達到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掌握相應的知識的目的。本文以自主探究情境教學為重點;積極探索如何營造自主探究的教學場景,創造各種自主學習場景,尋找好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學習方法,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學習,真正做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并做好課堂的主人,學會主動獲取知識并利用知識,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自主探究;引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小學數學
實現自主探究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更新教育理念、達到素質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課堂實踐教學中,要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創造條件。下面是我在數學教學中實踐中得到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結合數學特征為其創設探究環境
盧梭曾說過:“問題不在于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著名的教育家托爾斯泰也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它是從事任何工作最積極的心理因素。”心理學家也說過積極的暗示對學生學習起重要作用。因此,要為學生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學習,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敢想敢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回答問題時,學生可以插嘴,并且對問題回答對的學生進行鼓勵和獎勵,諸如說一句“你真棒”、“很不錯”“繼續努力”或者回答對幾個問題就可以得到一個小本子的獎勵,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與競爭意識,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探究”,讓學生享受自主探究數學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充分實現自我價值。但有一點老師必須要注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以“探究”重點,對的要積極鼓勵學生,不對的要讓學生“再想想”,如此一來,教學的氛圍將得到大改變,學生學習也將變得自由和輕松。
二、讓學生提前預習,增加學生的學習探究空間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具有決定性意義。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是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因此教師應該多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掌握知識。因此為學生布置新課預習作業是非常有必要的,讓學生把有疑問的地方和不懂的問題記下了來,在上新課前交給學習委員,讓學習委員交到辦公室,老師在上新課前進行檢查,最后讓學習委員發下去,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以便更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創造實踐的條件
1.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往往人們聽過,看過就很容易忘記。但是只要動手操作過,就會形成深刻的記憶,不容易忘記。由此可見,提高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動手操作,動手操作過程是往往是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遇見很多問題,但是只要你解決了它們,就能得到進步。動手實踐時,教師需要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思考,以便于得到理想的實驗效果。
2.重視合作交流
從古至今人們都非常重視合作與交流,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也不例外,合作精神更加被人們重視了。課程標準也把“合作交流”列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彼此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培養合作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慣,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共同分享學習成果,和喜悅的心情,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進而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上“分類”這一節課時,教師舉一些東西讓學生以小組進行分類,并讓學生用橡皮泥把它們做出來,顏色、大小、形狀要與說的東西一樣。每一個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講一講自己的分類方法時,小朋友們就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并積極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對小朋友進行鼓勵,并肯定他們的分法,并對其進行總結。這樣,使得數學課教學將變得非常有趣。不僅提高學生對的數學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境界,而且培養的學生自主能力,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成績。
四、引導思路,掌握探究方法
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學習數學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解題、沒有解題的方法。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學生遇到難題時及時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理順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學習。舉一個例子,填空題:紅星小學校辦工廠,原計劃6天裝訂2600本練習本,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裝訂60本,實際完成生產任務用了多少天?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要理順思路。教師要適當指點學生:所求問題是哪種類型的?求的是數量關系式中的哪個量?用什么方法可以寫出這個數量關系式?關系式當中已知量有哪些?未知量有哪些?學生就可以根據這些內容進行解題了!如果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中有了一定的收獲,明白了付出也是有收獲的,就會擁有積極學習和主動探究問題的動力。教師對學生的指點,讓學生有所收獲,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信任。這對提高老師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意義。
教學活動具有雙向性。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竭盡所能教育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享受探究的過程,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
參考文獻
[1]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教育科學出版社.
[2]張行濤,周衛勇.新課程教學法[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