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英
摘 要: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提出是為了實現“教學為了不去教學”的目的,目前針對互動教學這一模式提出了“雙主互動”的概念,即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激勵,從而形成教師積極引導教學、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師生間進行有效互動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學的影響和教學的效果都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來得以體現,“以教激學、因學論教”。
關鍵詞:初中教學;美術;課堂互動
新課改以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人們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改變,多媒體網絡課堂、師生互動、課外實踐等也同時得以廣泛應用。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標下的新型師生關系需要借助互動教學模式來進一步構建,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又是互動教學得以開展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平等地溝通、交流。一方面,教師應當用心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另一方面,師生之間應當進行真誠、平等的交流和探討,使教師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給予學生啟發、引導及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只有成功地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更為有序地推進課堂教學,讓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大放異彩。在教授《色彩的對比與和諧》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色彩對比與和諧的基本知識,指導學生運用對比色與和諧色進行繪畫創作。之后,再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形式的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學生對生活物品和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他們內心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和理解色彩的對比與和諧,學習調配對比色與和諧色,并運用對比與和諧的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來構思并完成自己的作品。在進行個人創作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恰當運用組織分配方法,表現作品與構思的生動與統一。為有效地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我把一些事先準備好的,極富代表性的畫作展示給學生,并和他們一同展開交流、探討,尤其是針對作品的用色。我盡量給每一位學生表達的機會,無論他們說得是否有道理,我都用心地去傾聽,并在此基礎上給予適當的鼓勵,或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啟發,使學生對“色彩對比與和諧”有更深的理解與品悟。
二、情境營造,激發創作熱情
初中美術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充滿好奇心的初中生。在美術課堂中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為學生提供一個活潑的課堂氛圍,實現師生的友好互動,教師可通過創設真實情境,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手段創設生動的社會或自然情境,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教師創設情境的內容應該是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而且是學生樂于接受的,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突破難點間的師生互動
美術學習跟其構成元素一樣是多姿多彩的,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美術學習與其他課程的學習一樣,有其特有的難點。對于美術學習中的難點,教師一定要非常注意。因為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不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教師,應該與學生經常進行互動,鼓勵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在課堂上提出來,然后組織學生針對該問題展開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該問題提出很好的解決方法。之后由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方法進行綜合性評價,使學生將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及時清除學生學習道路中的障礙,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
互動教學模式不僅僅是讓師生間有更多的交流溝通,也要讓學生間展開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為保證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與啟發非常重要。在整個互動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要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引起足夠重視,適時給予學生引導與啟發,并及時指出學生認知上的偏差及常識上的缺陷。教師引導學生順利進行互動教學不但是保證互動教學有效進行的基礎,還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教師不僅要適時給予學生一些有價值的學習建議,還要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在學習靜物繪畫,例如畫雞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達·芬奇的生平故事,讓學生共同討論達·芬奇創作的名畫,再重點展示其中一些名畫,并引導學生對名畫的創作過程進行猜想,最后向學生介紹名畫的歷史由來。這一過程不僅使學生發揮了想象力,還將其帶入作者的生活情境之中,充分體會到作者創作時的心情與名畫帶來的感染力。又如,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比不同風格的畫作,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創作方向,如喜歡寫實派畫風的學生可以著重欣賞塞尚的風景畫,喜歡抽象風格的學生可以推薦其欣賞畢加索的畫作。
五、整合資源,實現共享互動
美術課程所擁有的資源是豐富的,這些資源為美術課程的互動教學也提供了條件。初中美術課程互動教學的課程資源有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在網絡時代下還包括了網絡資源。校內資源顧名思義就是學校內的資源,包括學校的設施和圖書等;校外資源包括自然環境以及歷史文物等資源。網絡資源就是利用網絡進行的資源開發。例如,學校可進行電腦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資源運用能力,建立美術資料庫等實現師生資源的共享互動。在學校建立陶藝工作室,由美術教師對學校進行設計布置,讓學生在充滿“美術”的氛圍中感受美術帶來的美感,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美術世界。
總而言之,互動教學應是以結果為導向的一種教學模式,其教育的目的最終也是“教而為了不教”。在現階段的初中美術教學中,課堂的互動不應局限于知識傳授與師生問答,還必須讓師生完成情感上的交流,營造出民主、自主的學習氛圍,進而實現“讓學生學”到“學生要學”再到“學生知道怎么學”的轉變,從根本上構建起科學高效的互動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