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口號下,自主學習更加受到廣泛的重視。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本文從轉變教學觀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自學教材、大膽質疑、學用結合等方面,對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 自主學習; 能力; 培養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該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讓學生會學習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高中數學的嚴謹與抽象以及思維的多重性導致了許多高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恐懼,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自主學習理論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在認知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者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建構主義非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和能動性,因此隨著建構主義的興起,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已成為世界數學教育的熱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讓學生會學習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高中數學的嚴謹與抽象以及思維的多重性導致了許多高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恐懼,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那么,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一、 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做,學生看,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發揮,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壓抑的課堂氣氛,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被扼殺。因此,作為老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老師是“指導者,激勵者,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有“成就感”。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彼此影響的動態過程。通過老師熱情的喚醒,讓學生放開手腳去想,去做,歡迎提出不同于老師、書本的看法。
二、建立和諧民主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假設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懷著不高興的心情甚至恐懼的心情聽課學習,學生能按著老師的教學思路認真的學習嗎?老師又怎么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了,學生才能愛屋及烏的因熱愛老師而喜歡老師所任教的學科知識。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我們老師必須與學生建立和諧民主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加強師生的溝通與交流,使學生在互動中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師生之間有效的交流,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與依賴的感覺,有利于學生主動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師生和諧民主關系的建立,會促進學生學習思想的轉變,加強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老師可以利用多種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老師可以利用生活情景的模擬,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比如,在學習“排列組合”相關知識的時候,我就利用生活中的存款與保險等問題來引導學生對排列組合進行學習。在學習“數列求和”的時候,我利用投籃與跳水問題進行舉例,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進行結合。另外,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講解圖形性質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形,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對相關圖形進行觀察,對圖形的性質一目了然。這樣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學生具有學習性質之后,自然會自主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究,樂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
四、指導學生自學教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引導學生自己讀懂教材,能幫助學生探究和理解新知識,培養自學能力,使學生終生受益。由于自學是為一個人的未來做準備,為“終身學習”進行奠基。研究表明,通過教學而獲得的知識只有10%-20%。可見人的知識絕大部分是靠自學獲得的。數學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更是要靠自學自練。因此教學時應提供學生自學的空間,能讓學生自學的內容,應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學,或讓學生帶著幾個問題進行自學,然后發現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研討,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新知,也學會學習。如教學“總體與個體、樣本的意義”,指導學生初讀時先了解總體與個體、樣本的意義。再細讀、討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總體和個體、樣本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總體包含個體嗎?這樣學生在自學研討中理解所學的內容,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五、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科學的提問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運動,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象”的時候,老師完全可以利用有效的提問,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我是這樣提問的;“在學習二次函數圖象的繪制之前,我們先來對二次函數的性質等內容進行簡單的復習,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呢?我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進行思考與總結。”這樣的提問,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思考的內容與問題,更給予學生充足的考慮時間,使學生在這段時間內進行自主思考與復習。這樣的提問有利于當代高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六、指導學生學用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中,要使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得到發展,僅僅依靠課內的觀察與操作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強化學生的“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提醒他們留心生活中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觀點、立場與方法分析身邊的事物,盡可能地把它們抽象成“數學問題”并予以解決。教師要有計劃地安排好學生在家庭中的數學知識應用活動和組織,參與社會調查或實踐。如教學“扇形面積計算”之后,讓學生回家分別找一件扇形物體,測量所需各量,然后計算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正所謂教無定法。只要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去嘗試使用。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的好方法,以好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杜素麗.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分析[J]. 學周刊, 2015(20):39-39.
[2]李俊. 高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探究[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33):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