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琪 朱麗梅
[摘 要]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大成就,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影響著語文網絡課程的構建。因此,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探索網絡課程構建的有效途徑,為實現中職語文教學奠定穩固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化;中職語文;網絡
一、信息化對中職語文網絡課程構建的重要性
1.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性
經過研究可以發現,傳統中職語文課堂雖然也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但隨著信息化社會不斷發展,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必然也要進行創新與改革。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內容僅僅圍繞著課本,教師所進行的拓展訓練,完全依賴于教師個人經驗,這樣開展的教學活動具備一定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每個學生的發展程度有所差距。并且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其采用機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等單一的方式來理解教學所傳授的內容,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排斥感,無法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但受到信息化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從多個渠道獲得學習內容,并且獲得的內容也不局限于課本,學生的學習范圍將被擴大,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便有更多的選擇權,從而積極的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之中。信息化環境下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網絡對語文課堂的重要性,并在課程設置時積極利用先進的網絡,從而實現網絡教學一體化發展。教師在課前可以同構網絡平臺發布相關任務,然后再語文課堂上根據布置的任務結合相關網絡手段展開本堂課教學研究,在課后教師還要利用社交軟件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想法,促進網絡課程的逐步完善。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受信息化環境的影響,學生雖然拓展了自己的學習空間,豐富了自己的學習內容,但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也隨之增多。因此,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是保證學生長遠發展的重要途徑。由于現在很多中職院校非常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但在語文素養的培養上卻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無法實現質的飛躍。因此教師需要利用網絡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恢復主動性,并且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能力,從而為學生制定更加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
3.增強學生的實踐水平
由于中職語文教學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便可以解決之前較為晦澀難懂的問題,學生會對于此類知識有著更加準確的了解與認識。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的只是引導作用,學生才是實踐的主體。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對此可以展開更多的聯想,從而充分理解信息化下語文教學的深刻內涵,這對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下中職語文網絡課程改革方式
1.設置良好的課堂氛圍
隨著信息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更加深入,教師需要利用其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語文教學的長遠發展。信息化環境下,網絡對語文教學的最重要的影響就是為其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更加便捷的教學工具,開設更加多元的教學渠道。首先,教師需要明確相應的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因材施教。教師在講課時,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將課堂內容以視頻、圖片等形式用多媒體展現出來,還可以鼓勵學生上前發表自己的看法,向大家談一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也為其提供了與他人之間的交流機會,這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保證課堂秩序的穩定性。教師還要利用網絡對課堂內容進行分解,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環境之中,這對烘托課堂氛圍有著重要的作用。
2.構建完善的網絡平臺
雖然信息化技術對中職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但網絡在發展過程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師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網絡平臺,這樣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才能保證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很多學生都沉迷于網絡之中,教師需要利用學生這樣的發展特點,在微信、微博、QQ等軟件上組建學習互動小組,教師可以在里面布置每天的教學任務,及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的問題,重點是教師也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后,教師在對其大答案進行剖析與總結,這樣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即可以感受語文文化的魅力,又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與他人進行優勢互補,這對學生的成長有責重要的意義,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開設文化交流平臺,讓學生將自己身邊的趣事及自己家鄉的文化以文字、視頻、語音、圖片等形式表現出來,并號召大家進行探討與學習,保證學生在網絡平臺上享受自由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但教師需要加強對平臺的管理,為平臺的發展營造良好的風氣,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褒貶,這對推動平臺秩序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意義。
3.創新作業布置的方式
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是缺乏一定的主動性,每次教師在布置作業之后,學生完成的質量卻不是很高,即使教師對其進行不斷的督促,也無法取得較好的成效。因此,教師可以創新布置作業的方式,教師在網絡上布置課后作業,并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解決,教師不僅可以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更重要的是學生也會提高自己完成作業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語文課程設置確實需要進行不斷改革,保證語文教學的正確性與先進性,學生與教師都要樹立正確的信息觀念,對創新后的課堂模式有更加正確的理解,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為構建語文網絡課程奠定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冠祥.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語文教與學變革的實踐與探索[J].職教通訊,2016(6).
[2]吳芳.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存在問題及其提升研究[J].亞太教育,2016(10).
[3]王彥飛.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現代化,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