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實際應用中,我們應該積極運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概念。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結合了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創新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聯想能力、實踐能力、證明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學生綜合素質和合作能力都有著極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進行的同時,教師不斷地在探索、研究以及創新各種教學模式,而學生也在積極地尋找各種學習方法。好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而壞的教育模式會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創造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等有著相反的作用。而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對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大為贊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合作能力等各種能力有著直接有效的作用。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合理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自主探索、思考、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
在實際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重點在于討論、驗證、辯論,主體是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以學習小組的形成呈現出來,采用團隊集體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對知識的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合作能力等各種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的效率化。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只是活動組織者,學生才是活動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數學邏輯性較強的特點,對數學問題進行小組分組討論。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不同的解題思路,教師加以引導,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改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要改變原有的“知識傳授者”的教學角色,由原有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活動組織者”而學生由原本的“知識接受者”變為“主動索取者”。
二、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教學課堂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
在當前的社會教育環境下,部分教師習慣原有傳統的教育模式方法。對現代教育理論以及現有新型教育模式的認可度不高,或者缺乏對現代教育理論以及現有新型教育模式的了解。缺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知以及理解。只是模糊的認為將學生依次分組,給學生們設立討論題目,然后等待學生自主討論學習得出最后結果。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確,對于如何掌控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流程、進度等認知不足或者能力有限。導致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初中教學課堂中學習效果不明顯,教學效果與原有教學目的差異太大。
2. 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教學課堂中分組不合理
部分教師因習慣原有傳統的教育模式方法,缺少對小組合作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以及具體實施條件與策略,導致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進行分組時,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不同差異,導致出現小組成員思維方式、推理能力、交流方式、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率差異太大等情況。因缺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總體認知、導致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學習中對自身所負責部分不明確、對學習目標不明確。不能對討論結果進行直接有效的總結發言。實際學習效果與原有教學目的差異太大。
3.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選擇不合理和學習目的不明確
部分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交流方式的不同差異,忽略了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來進行分組學習,盲目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沒有明確學習目的以及學習內容,通常在提出問題之后就開始分組討論,沒有具體實施步驟,導致學生沒有明確的討論目標以及討論方式,這種小組合作學習虛有其表不僅對教學課堂中學習效果沒有什么提升,反而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
三、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合計中的具體應用
1. 提高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和好奇心,在興趣和好奇心的幫助下學生會對學習產生更多的積極性,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巧妙地結合了學生好奇心的特點,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興趣,而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認知不足,就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則會導致學習效果不進反退,所有教師應積極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法,緊跟新型教學模式的步伐。
2. 教師應全方面深入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合理分組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以“知識傳授者”角色出現在課堂上,而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前提則是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合理分組,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以與學生同樣的“知識探索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交流討論問題,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以學生為主體,深入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3. 明確學習目標,設立正確的學習內容
在教學課堂中,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明確學習目標,設立正確的學習內容。同時,要教會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運用與學生同樣的“知識探索者”的身份,營造一個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認識到既是學習的一員又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平等、互助、和諧、友善等特點。
四、 結語
數學教學對每個學生的一生都很重要,而小組合作學習中合作、互助等特點對學生以后踏上社會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在具體實踐中總結經驗,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結合具體實踐不斷改正、完善自身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田占元.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中華少年,2017(01):146-147.
[2]周斌.淺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6(A3):49.
[3]凌群豐.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164-165.
[4]徐鳳友.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117.
作者簡介:
李遠棟,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區龍池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