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泳冬
摘 要: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師一個一個地認真批改,然后把本子發(fā)給學生,但學生往往只關心老師的評價,根本就不會去細心看一下老師給他修改了哪些地方,更不會想想為什么要這樣改,本子一下就放進書包里。這樣的作文批改模式,存在著事倍功半的“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甚微,修改作文能力薄弱,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那么,如何在批改作文中既能提高批改的質(zhì)量、批改的速度,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這是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老師在作文批改方面所追求的有效性目標。在作文批改的實踐中,有以下總結。
關鍵詞:方法;示范;展示;激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不僅要對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詞語表達的修改進行考查,也要對學生修改的過程和方法進行觀察。在自己修改或者互相修改的過程中,取長補短,一起提高寫作能力。
一、教師教會方法,學生自行修改
習作課堂上,即使老師給學生一些寫作的指導,給他們分析了寫作的要求,指明了寫作的方法,但有的學生還是領悟不深,寫出來的作文總是出現(xiàn)或這或那的毛病,他們當然也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寫作是學生最不愿意做的作業(yè),他們既不愿認真修改,也不懂得如何進行修改。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都是從中選出一兩篇帶有普遍性問題的習作,然后印發(fā)給學生。在習作評講課堂上,我先要求他們也當一回“小老師”。(經(jīng)驗告訴我:學生是最樂于做的,改別人的東西特別認真,細微的錯誤也會找到出來)去給文章改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再找出有毛病的句子,接著找與中心無關的材料,然后按照本次訓練的重點進行修改,最后寫出自己覺得文章寫得好的地方并自己給出評價。學生修改后,接著,我會用實物投影展示某個學生的批改稿與全班學生一起分析評講。讓批改的學生講出他那樣修改的原因,然后讓其他學生去評價那位學生修改得對不對,如果對的,我給予肯定的評價。如果有異議的,我也請同學提出,大家討論,最后我總結。同時,我也明確修改原則:即尊重作者的原意、順著作者的主體思路去思考,以保持作品的原貌、體現(xiàn)不同的個性。這樣,由教師示范,“扶著”學生走,穿針引線,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學生就掌握了批改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懂得如何批改了。經(jīng)過幾次訓練后,以后每次學生寫完作文后,我就要求他們先學著老師教的方法自行修改作文。
二、學生互相批改,擦出思想火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過程和方法方面提出了重視修改的要求;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我在學生形成初步的寫作、修改能力的前提下,我又合理地編排了4人評改小組。編排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行了合理搭配,由寫作好的當小組組長,(我對小組長進行了培訓和指導),來對整個小組進行組織安排。此外,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跟好友交換作文評改,我告訴學生批改的標準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批改要求互相修改,在修改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很多不對的地方,比如:錯別字、符號使用、語句是否通順等,他們都標記出來,寫上修改意見,學生在發(fā)現(xiàn)錯誤的同時,自己也學習了一遍,積累了經(jīng)驗,自己以后就不會在這方面出錯了。學生互相批改,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文的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還促進了同學之間那種互助互勉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自己二次修改,逐漸提升
學生的習作在同學幫助修改后,我讓他們自己針對意見、建議重寫作文,重寫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對寫作的內(nèi)容印象更深刻,靈感一下得到迸發(fā),運用的語句更準確,甚至更多的妙語佳句出現(xiàn)。學生重寫一遍作文,寫作水平也會提升一個層次。
四、寫好作文評語,體驗成功
學生在練習作文的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是難免的,教師要懷著一顆賞識的心,努力張揚每篇文章的閃光點,特別對于那些語文基本功差,對寫作一直沒興趣、怕寫作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怕寫作文”變成“我愿意寫作文”。一次,一位后進生竟眉飛色舞地對其他同學說:“老師表揚我的作文寫得生動形象。”其實,我把他運用了修辭手法寫的幾個比喻句及擬人句用波浪線畫出來,批上“這幾句寫得很生動形象”。作文中不免寫上幾句“你進步了,老師為你高興!”“你看,寫得多有條理,要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寫好作文哦。”幾句簡單的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在寫作道路上不再退縮,而是更上一層樓。
還有,我在評價學生作文時都以鼓勵的口吻,清晰地指出他哪些地方好,哪些不好,而不是含糊地評價。如若以“內(nèi)容欠缺”“有錯別字”“詞語不通順”等作文評語,學生如果不知道怎么修改時,我就可以說,“在我看來,你若能在某處把具體的材料充實到文章中去效果會更好。你認為呢?”這樣一說,學生就會聽懂,修改起來比較容易一些。
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的興趣提高了不少,他們的寫作興趣及寫好作文的愿望就在熱情的鼓勵中得到鞏固和發(fā)展,充滿了寫好作文的信心,端正了作文的態(tài)度,希望自己的作文再次受表揚,大大提高了批改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jīng)過這樣長期的訓練,教師批改得輕松,學生由怕寫作文轉(zhuǎn)變?yōu)闃穼懀瑢懽魉杰S上一個新的臺階,培養(yǎng)了較強的修改能力,形成一種寫作—批改—提升的良性循環(huán),增強了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