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煒
摘 要:小學生正處在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也是形成創新思維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學對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和積極作用。而小學數學教學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教師就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融入教學案例和日常教學任務中。通過恰當、科學、合理的生活案例教學實現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案例設計;數學思維;創造力培養;策略
生命力課堂是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下使學生步入快樂學習的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激烈爭鋒的課堂中,使學生進入真正思考的創造境界。學生創造力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首創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見解,并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導出新點子,標新立異地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一、案例設計是小學生數學思維創造力培養的基石
首先,極富生機的活力教學設計是課堂有效生成的基礎,也是小學生數學思維生發的保障。豐富和高質量的案例設計,是實現課堂有效生成的根基,也是小學生數學思維創造力培養的基石。在預設教學案例時要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在預設時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質,因為小學生好奇心強,探求事物的興趣深厚,故在案例中多引入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小學生感興趣的例子,能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和興趣,在學習中逐漸培養其創新思維。二是在預設時還要注意問題的生活情境性。創設問題情境力求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及年齡特點。也只有預設出集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相一致的高水平的案例,才能為生成充滿最優美、最靈動的課堂生機孕育條件。
如上海市特級教師潘小明老師對“周長意義”的預設與生成就是很好的范例。還如錢守望老師設計的“乘法的初步認識”,他用了六個環節進行預設,首先通過數數活動,積累幾個幾地數的活動經驗;接著通過青蛙跳格子,引出乘法;然后結合“游樂園”情境,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再通過看圖列出乘法算式以及結合圖說說算式中每個數所表示的意思;再通過學生獨立練習,鞏固并及時反饋;最后讓學生走進生活(如雞蛋圖、水果圖、小汽車圖、紙巾圖、藥片圖等),升華理解乘法。正是有了鮮活、豐富和極富生機的預設才使小學生數學思維創造力在數學課堂活動中盡情綻放。
其次,在課堂中教學中教師要精準把握何時退與進,為小學生數學思維創造力培養提供空間與時間。從問題出發,由興趣激欲望,生發創新思維;適時地點撥行進。一是由中心問題出發,誘發探究興趣。二是從精準篩選問題入手,激發探究欲望。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謂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的,這些問題有些貼近教學內容,有些也許偏離教學內容。教師首先應給予充分的肯定,接著組織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篩選時要啟發他們說說哪些是主題的問題,必須要研究的,哪些是非主題問題需擱置。通過學生間的交流,相互啟發,使他們達成共識,從而自主確定本課探究活動的主題和內容。
最后,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知識經驗,尊重差異,適時點撥,全心引導掌握火候適時地退。
如在探究三角面積的計算方法時,首先讓學生思考用數學的什么思想來計算三角形面積?讓學生思考后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確定利用轉化思想,把三角形變為我們學過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時,這時再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對這些方法進行初步整理,拓寬了他們的思路,為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進而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探究策略。
教師應及時地把探究成果向課外拓展、延伸,以激勵學生的探究欲望,激發其學習興趣,升華數學思維。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有助于強化搜集、處理和提煉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
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創造力的策略
1.尊重和愛護學生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尊重并保護每一位學生的獨創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想法,教師也要給予充分肯定,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2.注重培養課堂閱讀
引導學生利用北師大教材“情景+問題串”的呈現方式,通過數學教學內容的閱讀、涉獵數學信息、發現并自然提出數學問題、思考中嘗試合作交流分析解決問題、展示分享歸納總結方法這一系列有序活動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有序學習習慣。
3.重視發散思維的激活
發散思維是一種重要的創造性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等特點。為了有效激活發散思維,在課堂學習中,鼓勵學生多向思維;倡導讓學生提出與教材、老師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敢于和同學、老師爭辯;訓練學生沿著新方向、新途徑去思考新問題,棄舊圖新、超越已知,尋求首創性的思維。教師還需打破常規、弱化思維定式;更要大膽質疑;學會反向思維。
4.需要實踐操作的支撐
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利用手中各種學具進行實踐操作,在擺弄學具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隨之展開,這樣學生在親自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就能逐步開展探索,激發創新欲望。如利用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學具操作完成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推導。在學具操作中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充分挖掘學生的各種創新潛能,成就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黃愛華.黃愛華與智慧課堂[D].北京師范大學,200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