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梅
【摘 要】目的:提高公眾的結核病防治知識水平和健康意識,傳播有效信息,培養(yǎng)正確健康行為,加快結核病情的控制。方法:針對促進大慶市薩爾圖區(qū)公眾防治結核病“知信行”的進一步提高,探討運用行為干預干預方法,建立合理、科學、有效的結核病健康促進策略,以提高結核病的發(fā)現(xiàn)率和治愈率。結果:采用對行為干預干預方法以提高大眾對結核病健康知識的了解與傳播,最終達到防控結核病的目的。結論:行為干預方法適合在結核病健康促進中推廣與運用,又利于提高防控結核病的目的。
【關鍵詞】行為干預;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結核病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19-01
自20世紀80年代末起,結核病又卷土重來,再次成為人類關注的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目前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的國家之一,結核病患者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農(nóng)村。引起結核病死灰復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由于流動人口的急劇增加,HIV的感染、免疫制劑的廣泛使用和抗結核藥物的不規(guī)范使用以致產(chǎn)生耐藥性等主要原因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們衛(wèi)生知識低下,日常生活中的不衛(wèi)生行為習慣,如隨地吐痰、沒有及時接種卡介苗。世界范圍的健康促進活動表明,最好的活動應包括同時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即大眾傳媒和人際溝通,并互為補充。調查結果證實了傳播學的奠基人施拉姆所說過的:“最好的傳播方式是人際傳播[2]。”即人對人,面對面的傳播。但是,如果人際傳播的有關信息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存在片面甚至錯誤,將對健康造成影響和危害。從公眾結核病調查結果顯示的主要傳播渠道“聽別人說的”,由此可見其正確知曉率較低的原因。而利用大眾觀念主導者的影響力——“行為干預”干預方法來進行結核病的健康促進,將是一種健康促進的有效策略[3]。通過規(guī)范的培訓和指導,進行科學準確的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可以達到人際傳播和行為干預的最好效果。在此,就行為干預干預方法在結核病健康促進中的運用做如下探討。
1 行為干預選擇標準
在某些網(wǎng)絡或社群,結核病干預目標直接針對某個特定的社區(qū)及其特定人群,如婦女、老人、青少年、流動人群及重點目標人群,而不是單指某個個體。將各社區(qū)人群系統(tǒng)地劃分為各種不同的亞群,確定各種亞群中人員關系好;在干預活動中共需要挑選該網(wǎng)絡或社群人口的15%的人,通過培訓后作為該網(wǎng)絡或社群的POL;POL的標準是應在某種網(wǎng)絡或社群中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得到同伴的信任、喜歡,有一定的影響力;有為該人群結核病防治宣傳及健康服務的意愿;愿意接受培訓并在朋友中倡導健康行為。POL通過定期聚會獲得心理支持和技能支持,共享干預的成功經(jīng)驗。對于各網(wǎng)絡或社群行為干預的發(fā)現(xiàn)選擇,可以通過所在社群或網(wǎng)絡圈里采用現(xiàn)場觀察、小組訪談、深入訪談通過某人群提名推薦招募和自我推薦等方式進行招募。
2 行為干預主要任務目標
行為干預主要任務目標;是把結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同伴宣傳員,使他們能夠用自身的威望和準確的結核病防治信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去影響他們周圍的朋友和同伴。啟發(fā)、鼓勵和指導行為干預在培訓間隔期間,能制定宣傳的具體目標和計劃。每一次培訓活動結束后,行為干預回到某人群中,利用合適的場合,在平時閑聊的時候向同伴進行結核病防治的宣傳與倡導。使同伴中的健康人群能夠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結核病的感染;使病人能及時發(fā)現(xiàn),不受歧視,并能夠主動到結核病專業(yè)防治機構進行檢查,診斷治療,接受管理。
3 行為干預宣傳員培訓基本步驟
為了達到較好的效果,一般每期15-20人為宜,可設置2-4名干預員,每次培訓活動的時間約90分鐘至120分鐘。每周培訓一期。四周為一個周期。對行為干預的培訓,應以積極鼓勵、提問與討論、游戲、角色扮演等參與式活動方法,培養(yǎng)他們進行結核病防治宣傳的能力,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主人,能主動積極參與到培訓活動中。
結核病健康促進的培訓主要內容框架可分成2部分,每部分由不同的內容組成,形成一個較完整的體系。重點圍繞結核病防治的知識、信念和行為展開。
第一部分培訓的主題為“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本部分的主要程序和內容:(1)培訓員的相互介紹,并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2)行為干預相互介紹;(3)培訓員向參加活動的人員解釋聚會的目的和安排;(4)做知情同意,讓現(xiàn)場的行為干預能夠自愿參加活動;(5)大家共同討論制定培訓現(xiàn)場紀律;(6)介紹并討論結核病流行情況,讓行為干預了解全國、本市、本地有關政策以及結核病防治的核心信息;(7)培訓員對本次培訓進行小結,并布置回去的宣傳活動任務。這是在培訓即將結束時,請行為干預宣傳員將本次培訓的核心信息回去在閑余時間宣傳與同伴(朋友)分享,同時,實地了解本地結核病免費檢查單位、地點,咨詢電話等有關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資源等;(8)簡介下次培訓內容,鼓勵和感謝行為干預的參與。
第二部分培訓的主題為“正確認識不利健康的危險行為”。本部分的主要程序和內容:(1)交流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倡導宣傳活動;(2)復習第一單元培訓要點;(3)了解和討論對結核病防治錯誤認識和不衛(wèi)生行為及危害;(4)討論結核病傳播的危險形式、原因(5)討論應對結核病防治錯誤認識和不衛(wèi)生、危害健康行為的策略;(6)本次培訓小結和布置作業(yè)。
通過行為干預,促使人們從接受知識轉化到改變行為,健康教育就在于知識的傳播基礎上利用教育、干預手段促進態(tài)度的轉變和信念的確立,并幫助改變不健康行為和建立健康行為,達到獲得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田本淳.《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5年1月
[2] 田本淳,孟憲鵬,呂書紅等.2006年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核心信息知曉情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6):409-412.
[3] 段紀俊,李俊林,嚴亞瓊等.健康素養(yǎng)指標的分析評價探討[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0,27(6):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