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義倉
摘 要:生活化教學是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最終歸宿。以生活化教學為切入點,以“激發興趣”“深化認知”及“提升實踐能力”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圍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展開了具體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激發興趣;深化認知;提升實踐能力
所謂生活化教學,即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利用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并將其巧妙融入教學過程之中進而顯著提高學生實際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策略。在自身的教學活動中,我就生活化教學之于小學數學學科所產生的積極影響進行了探索,現將個人淺薄認識與看法總結如下。
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人們總是對自身較為熟悉的事物有著濃厚的探究興趣,并迫切想知道與之相關的一切道理,小學生之于數學學習同樣如此。大量的教育實踐也已證明,越是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點,學生學習起來越興致勃勃。由此出發,我認為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對此,我在自身的教學活動中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學生反響異常良好。如,在教學“公頃和平方千米”這節內容時,我并沒有急于向學生講述兩者的換算關系,而是首先向學生出示了他們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一組數字:北京故宮的宮殿建筑群總面積為16公頃、鳥巢的占地面積大約為20公頃、上海市的面積大約是6340平方千米……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聽說過這些數據,可是卻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其所代表的真實含義。趁勢,我說道:“公頃和平方千米,是我們實際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兩個常見測量單位,那么,1公頃究竟有多大?1平方千米有多大?1公頃和1平方千米之間又有哪些關系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真學習公頃和平方千米的相關知識……”在我的巧妙引導下,學生自然而然地迸發了探究“公頃和平方千米”的濃厚興趣,如此一來,輕松實現了課堂導入不說,還為學生更加踴躍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實乃一舉兩得之效。
二、生活化的知識講解,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認知
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年齡所限,在感知外界事物時大多情況下依賴于自身的直觀思維,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面對稍顯抽象與復雜的知識點時往往不知所措,實際學習效果也不容樂觀。
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具體知識點時可充分融入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經歷,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在熟悉、親切的學習氛圍中實現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深刻認知。這便是生活化教學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為簡單的積極作用所在。
我自身的教學實踐便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這節內容時,涉及“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基本原理,若學生單純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勢必無法真正理解其內涵,考慮到這一情況,我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便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改為結合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事物進行教學。我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了一組生活物品,包括衣服架、測量用的專業工具——三腳架、停放的自行車等等;隨后,便引導學生認真回憶這些物品共同的特點:學生通過認真分析,很快便能總結出這些物品的形狀都為三角形:衣服架的頂端和延伸出的兩邊呈三角形、三腳架展開的三只腿呈三角形、停放的自行車,兩個輪子和一個車撐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以此為基礎,我又帶領學生認真回憶了這些物品是容易移動還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結合已有的實際生活經歷,學生馬上就能知道它們都有著一定的穩定性,不會隨意進行移動。如此這般,在生活化實際經驗的輔助下,在層層推進的過程中,學生直觀且清晰地認識到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數學原理,其數學學習認知得以深化,實際學習效率也有了質的提升。這充分證明了生活化的知識講解確實有利于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認知。
三、生活化的作業布置,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會死讀書、讀死書,相反提出了更加嚴苛的標準,即高素質人才要能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自身的工作、社會生活實踐中來。在此大的時代背景下,關于提升學生數學實踐運用能力的教學行動便變得迫在眉睫。
縱觀教學實踐,我發現生活化的作業布置在提升學生數學實踐運用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對此,我感受頗為深刻。例如,在學習了“條形統計圖”的相關內容之后,我便為學生布置下了如下三項生活化的實踐作業:(1)調查全班男女生的身高,并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2)調查班級學生各自的出生日期,并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3)調查班級學生各自的興趣與愛好,并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這些都是學生平時生活中較為感興趣的問題,因此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格外高漲,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調查、分析、繪制條形統計圖的過程中,還真正學會了如何科學而有效率的利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自己所想要呈現的信息,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獲得大幅度提升。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生活化的作業布置切實存在著提升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積極優勢。
生活是一切知識的來源與最終歸宿,小學數學學科知識同樣也不例外。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積極挖掘小學階段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經驗與素材,最大限度上喚醒他們的生活真實體驗,并以此為基礎合理進行課堂導入、知識講解與作業布置,如此,學生才能在始終保持濃厚數學學習熱情的同時,深化數學學習認知,并獲得數學實踐能力的顯著提升與進步。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