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花
【關鍵詞】 數學教學;翻轉課堂;“翻轉”效應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9—0057—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如何運用信息化進行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聚焦到了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成為最受追捧的教育教學創新模式之一。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在課前把知識難點和重點拍成5~10分鐘的微視頻,讓學生帶回家看。由此,學生上課時,會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和討論。翻轉課堂實現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直接帶動了傳統經典課堂結構的重心前移和流程再造,形成了“以學定教”、“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創新。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翻轉課堂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師教學理念發生了“翻轉”,教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在翻轉課堂的應用過程中,教師積極閱讀教育專著,積累經驗,主動開展實驗工作,收集、積累了大量實驗資料,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設計,記錄實驗的歷程,實現資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創新了數學教學的“老路”,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探究式學習方式”的探究之路,為傳統小學數學課堂開創了新的道路,教師們的教學理念發生了“翻轉”。教師深切感悟到:基礎知識應在課前或者課后掌握,而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或者學生與學生交流、討論、辯論的最佳場所,課堂要解決的是平時單獨最難解決的問題。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對教科研工作充滿濃厚的興趣,提高了自身素質。教師們還自發組織開展觀摩課、說課、評課等活動,實現了教師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學生數學學習的意識發生了“翻轉”,學習成效和方式得到“自主”
現在的學生要學的東西太多,內容面廣,翻轉課堂可以把課程內容快速傳遞給繁忙的學生,其巨大的靈活性讓學生自主安排時間成為了一種可能——可以提前學習或課后研究。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都不同。雖然我們早認識到了這一點,但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做到分層教學,而翻轉課堂能真正實現分層教學。學生利用微課或PPT等教學視頻資源按自己的學習速度來安排學習進程,學生可在課外或回家輕松地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而不必擔心教學節奏快慢的問題。如遇到不理解的問題還可以暫停、循環播放觀看、尋求老師或同伴幫助。翻轉課堂,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來攻克難點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變成了可能。
三、師生之間的關系發生了“翻轉”,互動與合作成為了主角
有了課前的“微課”學習,課堂上就可利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方式去共同探索學習中的疑難點,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當教師成為參與者之后,學生就會發展起自己的學習小組,相互協作,共同學習,而不再依靠教師。與此同時,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比以前更多了,在教師忙于給某些同學答疑解惑時,學生們依托自己的合作小組,互相交流,解決問題,而不是將教師看作唯一的知識傳播者。翻轉后,教師可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共同問題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給以小型講座或演示。教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時間與學生互動,而不是在講臺上“表演”。
四、課堂教學程式發生了“翻轉”,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真正體現
在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中,學生上課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不看課本,基礎知識不牢固,有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最受教師關注的往往是突出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積極舉手響應或提出很棒的問題,與此同時,其他學生則是被動地聽,甚至跟不上教師講解的進度。翻轉課堂的引入改變了這一切。翻轉課堂通過預習環節讓學生充分閱讀教材,理解學習內容,夯實基礎,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培養了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了學習效能,使學生向個性化發展。有了課前的“微課”學習,課堂上教師的時間被釋放,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在一起,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更清楚地知道誰學習有困難,并確認他們需要幫助的點在哪里。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十三五”規劃課題《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6]GHB0359)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