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盛繼文 綦慧敏 張維芬 孫延龍
摘 要:藥物化學是藥學及制藥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在新藥研發中起牽頭作用。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對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藥物化學是以化學為基礎,同時與生物化學、藥理學等多門生命學科相交叉,知識點具有多、雜、散的特點,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設計對于提高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中樞鎮痛藥嗎啡的課堂教學設計為例,在教學中嘗試將多種教學方法融入嗎啡的教學中,以期提高藥物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藥物化學 嗎啡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139-02
藥物化學是藥學及制藥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是藥學領域重要的帶頭學科[1]。目前,國內藥學類院校采用的藥物化學教材為尤啟東主編的第八版藥物化學,該版教材第六及第七版相比做了較大改動,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詳盡,章節編排合理,便于藥學類專業師生參考學習。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將全書分為兩大模塊講授:第一至第四章為一個模塊,即總論部分;第四及第十四章為一個模塊,即各論部分??傉摬糠譃槿珪幕A,介紹了藥物化學的概念、性質及任務、新藥研究的基本原理與方法、藥物代謝反應等基礎知識。各論部分通過十一個章節把作用于不同部位及不同機制的藥物分別進行了介紹。
藥物化學課程具有“雜、散、難”的特點[2]。一個典型藥物的講授通常包括藥物的發展史、作用機制、化學結構及命名、結構特征、理化性質、體內吸收及代謝、合成方法、結構改造及構效關系及臨床應用等內容。課程的講授和學習都具有一定的難度。本文以中樞鎮痛藥嗎啡的講授為例,旨在展現我們的教學過程及教學改革成果,為提高藥物化學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1 課程導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開始的前幾分鐘非常重要,對上節課內容的回顧及當前內容的引入都是在這幾分鐘完成,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啟下”的內容需要授課教師提前思考、設計,即授課教師要思考如何引出課堂教學內容。嗎啡作為一個重要的中樞鎮痛藥,結構復雜。為了加深學生對該藥物的認識,課程開始設計了一個導入問題:1839年6月,林則徐把從英商手中收繳的鴉片及中國民間收繳的煙膏煙具,在廣州虎門集中銷毀,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事件。拋出問題:鴉片是什么?有哪些危害?你知道鴉片中的有哪些化學成分?課程通過“虎門銷煙”這個學生都熟悉的事件進行導入,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進入思考狀態。通過講解,學生知道鴉片是由罌粟未成熟蒴果的漿汁制備得到,中含有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嗎啡含量最高,占10%~24%,嗎啡具有很強的成癮性,嗎啡攝入過量可引起呼吸麻痹,導致死亡。
2 緊扣知識脈絡,逐個攻破
課程導入之后,授課教師緊接著給出嗎啡的結構。通過嗎啡結構及命名的介紹,推測嗎啡的理化性質:嗎啡結構中3-位有酚羥基,17-位有氮原子,所以嗎啡顯酸堿兩性,同時因為存在這些的結構單元,嗎啡可以通過自由基反應生成雙嗎啡及N-氧化嗎啡。嗎啡為生物堿,可以用Marquis反應進行鑒別;含有酚羥基可以和三價鐵離子發生絡合,形成紫色絡合物。嗎啡容易氧化,貯存時要注意注射液的pH值,加入抗氧化劑及充入氮氣,避光保存等。通過這樣講授教給學生一種能夠通過化合物的結構推測其理化性質及貯存方法的能力。這部分內容的講授可以采用啟發式及提問式教學法。
接下來進行嗎啡結構改造及構效關系的講授。在介紹這些內容之前,首先要講清藥物結構改造的目標及策略。嗎啡結構復雜,同時具有成癮性等副作用,為簡化其結構,降低副作用所以對嗎啡進行結構改造,通過構效關系研究找出結構中產生鎮痛活性的必須及基本結構,同時找到能夠降低其副作用的結構改造方法。結構改造圍繞官能團改造及骨架改造兩條線路進行。最后通過對結構改造過程中獲得的藥物的分析,總結嗎啡的構效關系,使學生掌握藥物改造的思路和方法,即對藥物分子結構進行改造之前首先要找到藥物的藥效結構及構象,圍繞藥效結構及構象進行結構簡化或改造。這部分內容通過舉例子、做比較的方式進行講授。
構效關系中“嗎啡結構中的苯環及哌啶環是產生鎮痛活性的基本結構,嗎啡以及合成鎮痛藥具有相似的立體構象”是難點內容。可以通過介紹美沙酮的藥效構象加深學生的理解。美沙酮為開鏈化合物,結構中沒有哌啶環,但是可以通過羰基碳的部分正電荷與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形成非共價鍵,與哌啶構象相似而產生相似的作用。
3 首尾照應,注重人文教育
最后進行嗎啡的體內代謝及臨床應用內容的講授。嗎啡因為有首過效應,所以一般注射給藥。嗎啡為非選擇性的阿片受體激動劑,在產生鎮痛、鎮靜、鎮咳作用的同時,具有成癮性,可以引起便秘等副作用。嗎啡是藥品,也是毒品,通過講授讓學生理解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安全合理地使用才能為人類健康服務。嗎啡屬于天然生物堿,來源于罌粟科植物罌粟,在這里給插入我國對罌粟這類易制毒藥用植物的管理辦法,及一些因吸毒而走向犯罪及死亡道路的案例,讓學生明白毒品的危害,遠離毒品。通過這些人文素材的加入,使學生深入理解嗎啡的性質,讀書育人。
4 合理使用教學媒介,相得益彰
在嗎啡的教學中,我們以多媒體(PPT)教學為主,板書為輔,把現代及傳統教學媒介合理結合,發揮最好的教學效果。如罌粟的圖片用PPT展示,在視覺上給人強烈的沖擊,未成熟蒴果的圖片又給學生很直觀的印象。對于講授過程中出現的關鍵詞、重點詞或難點詞句,用板書及時書寫。如提到阿片、鴉片及opium這幾個詞時把它們寫在黑板上,對比講授,這樣便于學生的理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5 結語
近年來,我們從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對藥物化學課程進行了改革,在教學中不斷運用和改進,使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進行基本知識講授的同時,也注重知識的內涵與外延,更注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活學活用,使其符合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勝正,劉雪英,王玉琨,等.Seminar教學模式在藥物化學本科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0):146-148.
[2] 楊文宇,楊羚羚,錢珊,等.概念圖法在《藥物化學》課程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藥房,2017,28(27):3878-3881.
[3] 劉冬梅,盛繼文.案例教學法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198.
[4] 劉冬梅,盛繼文.多種教學法靈活運用,共促藥物化學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