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琴
摘要: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任務型教學方式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英語老師,在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的同時,注意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的英語語言積累,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在英語寫作學習中取得較大的進步。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而逐漸興起的創(chuàng)新式教學模式。它是指教師通過布置給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根據(jù)目標設置任務,引導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并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任務型教學模式來源于歐美國家,經(jīng)過10多年的傳播,如今成為國際上英語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方法。
一、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
1.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任務型教學具有其他形式教學所不具備的積極因素。首先,它能夠在課堂上轉變學生與老師的傳統(tǒng)地位。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以任務的完成為依托,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任務型教學極大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英語寫作的學習中老師通過任務的設定,使學生在任務完成中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這種將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的主要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遵循了“教與學”的有機結合,保障了學生的自身能動性,從而促進英語水平的提升。
2.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表達能力。在以往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對于作文題目中所呈現(xiàn)的其他形式都不太關注,對于圖表的解析、作文題目的分析以及作文提綱的凝練等都是經(jīng)過老師在課堂中的解說來完成,而對學生參與討論能力的培養(yǎng)比較少。然而,任務型的英語寫作教學,老師通過事先布置任務是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與同學討論,對作文的理解與構思都有自己的見解,通過資料的收集,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溝通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英語寫作前的任務。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在幼兒園開始就已經(jīng)接觸英語,但是接觸英語和學習英語是不一樣的概念。在小學,我們的語文寫作業(yè)僅限于看圖寫作,或者是寫寫自我心得,并沒有系統(tǒng)的認真地學習過寫作。而寫作是需要思維和邏輯的,若是連自己的“母語”都不能用很好地邏輯表達方式表述出來,那么英語寫作自然也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于初中生而言,英語寫作還是有一點難度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不能太高,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一步步完成教學任務,不能一蹴而就。以下將介紹兩種教學方式:(1)英語寫作前做好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寫作是需要培養(yǎng)情感的,在敘述的過程中,除了要表明中心思想以外,還要增加個人情感。因此,為了能在寫作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要多點閱讀。任務型教學在英語寫作上的應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做到多閱讀。而閱讀也能一定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且增加他們的詞匯量。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外國名著,最好是雙語版本的,那么學生在閱讀和欣賞的時候就能更投入,進而更能吸收精華。(2)英語寫作前,加強學生的英語背誦。由于我們從小習慣用語文的模式進行描述,但是中午的表達和英文的表達式不同的,例如中午當中的“我和你”是將“我”放在前面。但是在國外,別人是將對方放在一個比較高的地位,因此用英語表達“我和你”是“You and I”。因此為了加強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增強學生的英語背誦能力,加強學生的語感和讓學生熟悉英語的表達方式。那么,背多了相應的句式之后,自然的就會在寫作中把背過的句子運用出來。
2.英語寫作中任務。目前在教學中,題海戰(zhàn)雖然存在弊端,但是也有一定的好處,因此寫作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反復訓練能讓學生在寫作中越寫越順暢。因此首先教師要做到的是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而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最開始接觸的寫作方式就是“看圖說話”,或者是“情景對話”。那么在英語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3.不斷擴展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語言輸入能力。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能力,首先就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不斷地輸入知識,才能將知識通過大腦有效輸出,使學生寫作能力不斷提升。通常狀況下關于語言的學習重點,無非就是兩個方面,即聽和讀。只有在對學生大量的聽和讀的訓練之后,才能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想到更多的內容,將語言通過寫作的方式有效地輸出。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的語言及結構,掌握寫作的基礎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yè),來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英語知識能力。比如,可以讓學生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話題或相關的英語閱讀資料學習,并且學生要獨自總結閱讀心得體會。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和分享,不斷鍛煉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英語的魅力。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課外資料的同時,也要不斷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要充分挖掘資料中有用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研究,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4.教師要時刻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由于目前已經(jīng)是多媒體的時代,那么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盡可能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用一些學生較為習慣并且較能接受的模式上課。例如:要想先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一開始先播放一些英語視頻和電影,讓學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到多媒體上。然后當一小段視頻播放完畢以后,就讓學生以這個視頻或電影為題材,自己用英語來簡單評價一下觀后感。然后再根據(jù)這些題材,進行寫作,寫一段話之類。這樣,雖然不能百分百地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評價,但是最起碼的是他們能夠集中注意力聽完一段英語視頻,這樣可以有助于他們提高聽力,并且在討論和發(fā)言的過程中,可以提高他們的口語,然后再結合大家的想法,訓練寫作。這樣的做法也是比較科學有效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好英語作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必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進行訓練。在新教材內容多、寫作訓練費時費力卻收效甚微的情況下,初中英語教師更加不能忽視任務型的教學,而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改變教學策略,備教材、備學生,鼓勵和指導學生多寫、多練,堅持不懈。有了扎實的基本功,再加上有針對性的科學訓練,學生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艷平.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2):40-42
[2]方煜芬.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