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鑫
摘 要 課堂教學設計是否成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高中美術學科也是一樣,教學設計能否被學生所接受,會直接關系到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為此,設計出適合廣大學生的課堂教學全過程就十分重要,而教學設計面向生活化則是理想的選擇之一。文章就在分析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設計邁向生活化的必要性基礎上,提出生活化教學視角下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設計思路。
關鍵詞 高中美術;教學設計;生活化;必要性;設計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203-01
教學面向生活化已經是所有課堂教學活動發展的必然方向,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在這樣的大趨勢之下,高中美術課堂生活化教學設計就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如何才能設計出生活化教學全過程?就成為廣大高中美術教師最為棘手的問題。文章就針對此課題展開研究,希望研究觀點能夠為廣大高中美術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設計邁向生活化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生活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必然會讓學生借助生活來更好的理解、接受所要學習的內容,有助于學生降低學習的難度,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也是不例外。對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進行生活化教學設計就顯得非常必要,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接受、掌握新知識,更有助于學生審美、想象、鑒賞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二、生活化教學視角下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設計思路
(一)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來設計課堂導入環節
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首先應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怎樣的,圍繞學生普遍具備的生活經驗來設計課堂導入環節,那么學生接受并掌握新知識、鑒賞作品的效果會更好,這也是生活化教學設計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筆者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在設計生活化課堂教學的過程里,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方面的重要性,課堂教學貼近生活化的效果也非常明顯。例如:在《移情草木-花鳥畫》的教學設計中,筆者事先就向學生廣泛了解了哪些同學家里養過花草或小鳥,以及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是否愿意接觸花草和小鳥。在得到眾多學生肯定的答案之后,筆者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網絡來搜集一些有關花鳥的著名作品,這些作品作為課堂導入環節的資料,目的就是為了在課堂導入部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一環節的教學設計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不僅能夠根據筆者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材料,很好的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同時還能為積極主動的了解、掌握課堂所要講述的新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生鑒賞能力、審美取向的培養提供了有利的前提,筆者的課堂教學設計也向生活化邁出了一大步。
(二)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案例來完善課堂基本部分
在設計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課堂導入部分做到借助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下一步就是要在基本部分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案例,設計基本部分的生活化教學環節。因為學生在課堂導入部分里,根據教師所涉及的內容激發了學習興趣,教師就必須趁熱打鐵讓學生更好的沉浸在基本不分的教學內容之中,而以學生實際生活案例來進行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則是最為理想的選擇。筆者在實踐教學中就深深的感知到這一方面的重要性,在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上就添加了學生實際生活案例,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非常理想。以《木刻與漫畫》教學為例,筆者首先向學生了解到有哪些學生家里有木刻作品,那些學生在課余時間內喜歡看漫畫、喜歡畫漫畫,經過了解后發現一少部分學生家里有木刻作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還有一少部分學生在課余生活中有畫漫畫的愛好,絕大多數學生在課余生活中都喜歡看漫畫作品。為此,筆者在基本部分的教學設計過程里,就結合學生所提供的素材,將其插入到基本部分教學PPT中,在基本部分的講解與討論環節里,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所提供的教學素材。經過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在了解和掌握木刻的藝術形式、漫畫的流派與畫法上效果較好,而這樣的教學設計也更加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讓課堂教學并不孤立存在,學生審美、想象、鑒賞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三)以生活元素為例開展師生互評的課堂結束部分
在進行高中美術課堂生活化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出以生活元素為例開展師生互評的課堂結束部分為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學生更好的回顧課堂所學內容,以及鞏固學生審美、想象、品鑒能力最為有效的環節。因為在以往的課堂教學結束部分里,教師往往只是針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回顧,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教師評價的狀態,自己真正想要的學習方式教師往往不得而知,只有圍繞學生實際生活元素具體舉例,學生才能將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說出來,教師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課堂中究竟學到了什么,哪些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哪些知識點和能力還要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加強,生活化教學因此也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筆者在日常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總結出了這一方面的重要性,并且設計出的課堂教學結束部分往往能夠得到學生高度認可。例如:在《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與瓷器》的教學設計中,筆者在結束部分的教學設計中就以最為普遍的瓷碗為例,讓學生借助這些現代的生活元素,來回想在課堂中學到了哪些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品鑒瓷碗的過程中應該先觀察什么、再觀察什么,最后讓學生說出自己在課堂學習中還有哪些需要,為筆者后期的調整提供最直接的依據,經過教學實驗證明,學生在課堂結束部分能夠得到更好的知識點回顧,以及鑒賞能力、審美能力、想象力的鞏固。
三、結論
在生活化教學視角下,設計出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全過程并非易事,需要廣大教師、學者從多方面進行不斷的深入研究,并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和不斷的調整方可實現。可是,文章所提出的觀點中,必然會存在相應的不足之處,還希望廣大高中美術教師、學者能夠踴躍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為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更好的面向生活化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紫帆.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價值與策略研究——以廣州市白云區為例[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