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楠 王強 楊柳 田丹 孔丹 劉罡
摘要 目的:調查四川省5家三甲醫院臨床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的現狀,為醫院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方法:2017年11月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四川省5家三甲醫院105名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臨床醫務人員進行橫斷面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出國人員的基本情況、出國學習情況、發展現狀、主觀評價等。結果:赴美國進修學習者占40%,其次為德國(20.95%);赴國(境)外進行為期≤3個月的進修學習(49.52%);在國外進修學習期間,70.48%的人認為與導師溝通很好,87.62%)的人員認為在國外進修學習收獲很多,49.52%的人認為出國進修學習的性價比很高,35.240%的人員認為海外經歷得到了額外機會。105名出國人員中有正高、副高職稱者分別占19.05%、40.00%)%,而出國前,這一比例分別為148%、30.48%:出國進修學習前,有23.81%的人擔任了科主任等行政職務,而在出國后,這一比例上升到45.71%。結論:三甲醫院應將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納入人才梯隊建設的總體規劃,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醫院也應注意出國進修學習的分類管理。
關鍵詞 三甲醫院;出國進修;現狀;調查分析
在三甲醫院中臨床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已成為個人成長、學科建設乃至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1,2]。但目前許多大型醫院對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的管理和總體規劃還不夠科學,不少醫務人員在歸國后不管是從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還是對醫院發展的幫助上都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3,4]。因此,通過對四川省5家三甲醫院中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醫務人員進行調查分析,為醫院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F將相關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采用典型抽樣的方式,選擇四川省5家三甲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婦幼保健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2017年11月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醫院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臨床醫務人員105名進行橫斷面調查。
研究方法:在查閱相關文獻基礎上,采用自行編制的調查問卷《出國進修學習醫務人員現狀調查表》對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訪談式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①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婚嫻狀況、學歷、職稱、入職年限等;②出國進修學習人員在出國進修學習前、中、后具體情況(包括出國前準備、出國期間與導師的溝通、出國后收獲、看法、回國后發展現狀、對出國學習的主觀評價等)。
統計學方法:調查問卷由研究者當場收回,利用EpiData 3.0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雙人雙錄入方式錄入數據并進行邏輯糾錯檢查,再將數據導人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n(%)]進行統計描述,定量資料采用(x±s)進行統計描述;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檢驗;定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基本情況:本次共調查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臨床醫務人員105名,其中男64名(60.95%),≤30歲及以下的人員3名(2.85%),31- 40歲72名(68.56%),41 - 50歲28名(26.66%),> 50歲的2名(1.9%)。博士研究生58名f55.42%),碩士研究牛37名(35.24%),本科生10名(9.52%)。醫生85名(80.95%),護理人員5名(4.76%),藥劑人員3名(2.86%),醫技人員12名(11.43%)。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0名(19.05%),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42名(40%),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40名(38.1%),初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3名(2.86%)。見表1。
出國進修學習情況:赴美國進修學習的42名(40%),其次赴德國進修22名(20.95%)。就進修學習的時間來說,赴國(境)外進行為期≤3個月的進修學習49.52%,而進修學習時間為半年的人員9.52%,進修學習時間1年的23.81%。90.48%的人員在出國進修學習前有明確的目的,其中學習新技術、新知識的人員76.840/e,到實驗室進行科研工作的31.58%,獲取學位的6.32%。在國外進修學習期間,70.48%的人認為與導師溝通很好,29.52%的人員認為與導師溝通一般。但通過調查得知,37.14%的人員在國外進修學習跟隨的導師為華裔導師。87.62%的人員認為在國外進修學習收獲很多,12.38%人認為在國外進修學習的收獲一般。而結合時間、經濟等成本來考慮,49.5 2%的人認為出國進修學習的性價比很高,43.81%的人認為性價比較高,5.71%的人認為出國進修學習的性價比一般。同時35.24%的人員認為因為他們的海外經歷,而在晉升、評優、選拔等方面得到了額外的機會,見表2。
出國進修學習人員發展現狀:目前有≤10年工作經歷的人48名(45.71%),>11 - 20年工作經歷的人43名(40.95%),20年以上工作經歷的14名(13.33%)。105名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人員中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0名、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42名,分別占1 9.05%,40%,而他們出國前,這一比例分別為10.48%,30.480/e。就擔任科主任等行政(管理)職務來說,出進修學習前,23.81%的人擔任了科主任等行政f管理)職務,而在出國進修學習后,這一比例上升到45.71%,共48名,其中18.75%的人工作經歷<10年,見表3、圖1。
出國進修學習人員主觀評價:從105名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人員的主觀來說,76.19%的人認為城市三級醫院的臨床醫務人員很有必要出國進修學習,23.81%的人員認為如果能出國進修學習對城市三級醫院的臨床醫務人員來說更好。就進修學習的適合時間以及職稱來看,75.24%的人員認為0.5 -1年的時間較合適,51.43%的人員認為具有副高級職稱的人員赴國外進修學習效果最好,41.9%的人員認為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赴國外進修學習效果最好。
討論
出國進修學習經歷對臨床醫務人員的成長有明顯幫助:通過調查發現,出國進修學習之后,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比例以及擔任科主任等行政(管理)職務的比例明顯上升,并且部分人工作經歷<10年。說明出國進修學習的經歷對醫務人員的個人發展有幫助作用[5]。
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附加值:在105名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人員中,35.24%的人員認為因為他們的海外經歷,而在晉升、評優、選拔等方面得到了額外的機會,同時對于沒有出國進修學習經歷的人群來說,42.02%的人員認為他們因為沒有海外經歷,而在晉升、評優、選拔等方面失去機會,90.760的人員認為他們身邊的同事因為有海外經歷獲得了更多的機會、資源等有利條件。雖然是調查人員的主觀判斷,但不得不考慮海外經歷確實為醫務人員的發展帶來了附加值。
出國進修學習期間的評價:目前,美國仍然是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選擇最多的地方,其次是德國、意大利等歐洲發達國家。絕大部分人員在出國進修學習前都有明確的目的,并且與導師溝通很好,這或許與很多人的導師都為華裔導師,不存在語言問題有關系。仍有一部分人認為在國外進修學習期間與導師溝通一般,而這部分人在出國前就認為自己的外語能力屬于“一般”或者“較差”的水平。絕大部分人認為出國進修學習收獲很多,同時結合時間、經濟等成本,性價比為“較高”或“很高”的水平,換句話說,出國進修學習是非常值得的。
出國進修學習的時間及適合的人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出國進修學習,大部分人認為作為臨床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0.5 -1年時間最合適,同時中級或者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赴國外進修最有效果,這或許是因為這個階段的人員知識、經驗儲備己較為豐富,學習的目的性更強,更容易吸收新知識、新理念[6]。
相關建議:①三甲醫院應將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納入人才梯隊建設的總體規劃:各大醫院應根據醫院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切實做好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的統籌安排,同時結合各學科建設需要,有計劃、有序地派出人員。在選拔出國進修學習人員的過程中,也要始終貫徹“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及回院后進行成果考核與測評。②注重醫院國際合作,積極拓展國外資源及渠道:在醫院層面,院領導要充分意識到國際合作與交流在促進醫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強職工的國際化意識,把推進國際化進程落實到各科室的發展規劃,形成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格局。從醫院到科室層面,都應注重對外交往,盡可能多地為醫務人員爭取創造出國進修學習的資源和條件[8]。③三甲醫院應考慮出國進修學習的適合時間及人員:通過調查發現,絕大部分人員建議在臨床工作的醫務人員應出國進行6個月-1年時間的進修學習較為合適,而目前四川省省級三甲醫院中仍有大部分人被選派出國參加≤3個月的進修學習。醫院應從不同學習類別、不同人員類型等角度進行考慮,采用更為科學的分類管理模式,提高出國進修學習的效果。例如,臨床醫生出國進修學習至少6個月;實驗室科學研究至少1年;學習專項技術可為期3個月;學習管理理念、流程可為期1個月等。同時,建議選派具有中級或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更有價值。④醫務人員也應做好出國進修學習的各項準備工作:a.應明確出國進修學習的目的:帶著問題學習更有效果,若僅僅是為了開拓眼界,則應考慮出國進修學習的價值。b.語言能力也是出國進修學習期間的重要保證:良好的外語能力能提升學習的效果,增加與國外同仁溝通的機會。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醫務人員應在平日的工作中注重語言能力的鍛煉。c.注意專業知識的儲備:醫學知識的發展日新月異,在發達國家的先進醫療機構中更是如此,醫務人員應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多讀專業期刊,及時更新專業知識。
參考文獻
[1]謝楠,劉罡,李林濤.從加強醫務人員出國進修學習效果的角度淺析醫院人才梯隊建設[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5):181-183.
[2]湯宇娜.構建學習型醫院的探索與實踐一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例[J].現代醫院,2016,16(11):1655-1657.
[3]費秀珍,鮑華,阮祥燕.醫院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探索和思考[J].中國衛生人才,2016,18(8):80-83.
[4]陳琪,孟志民,陳瑋,等.上海市某三級綜合性醫院10年間公派出國人員的變化趨勢[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3(7):1024-1029.
[5]王美,阿迪拉·艾山,姚華.醫院國際合作管理淺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8)103-105.
[6]王前,繆麗亞,王靜成.在國際交流中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的實踐與體會[J].醫院管理論壇,2016,33(8):59-61.
[7] 申光.淺議外事工作在醫院人才培養戰略中的作用[J].中國醫院,2006,10(6):48-50.
[8]劉濟生,葛建一,侯建全,等.論差異化戰略視角下的醫院國際交流與合作[J].醫院管理論壇,2013,3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