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婭
摘 要:書法是我國的國粹之一,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傳承著我國上千年的文明。本文主要對我國書法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現狀進行了討論分析,并且就高職高專的書法課程設置創新提出了幾點思考,旨在優化此類院校的書法課程設置,提高書法課程教學質量,有效結合書法課程教學,加強對高職生以及高專生的德育、智育、審美教育,在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書法水平以及綜合素養的基礎上,促使中華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得以繼承與發揚。
關鍵詞:高職高專 書法課程設置 傳統文化 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b)-0153-02
書法藝術有著上千年的藝術傳承與發展,其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與贊揚。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職高專院校的職業教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其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高職生以及高專生的書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書法自覺學習意識,培育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等,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我國書法課程設置及教學現狀
1.1 書法重視程度不夠、中小學書法課程開設參差不齊
一豎一橫、一點一撇,簡單的漢字卻承載著上千年的文化。中小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復興的后備力量,其應該自覺承擔起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中小學作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主基地,其應該充分認識到書法文化對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重要作用,進而加強對其的書法教學。但縱觀當前中小學的教學態度,其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書法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之所在,導致學校的書法課程開設參差不齊。學校課程設置不完善,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也有待提高,大部分中小學生的書法基礎比較薄弱,有的甚至是零基礎。據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介紹,90%的中小學沒有開設書法課,有的學校即便是開設了書法課,但也都是利于形式。書法教育基本已經脫離出中小學教育,學生的寫字水平也正在呈現一種下滑的趨勢,字跡潦草、錯字屢見不鮮等情況十分普遍。
1.2 傳統文化普及力度不夠、書法文化傳承有待提高
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其既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文化修養。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制定并且印發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到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然而縱觀當前社會以及各種類型的學校教學,其大多只是將傳統文化傳承作為一種口號,實際情況是學校對出傳統文化的普及力度仍然不夠。在21世紀的今天,學生特別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其在學習或者是生活中大多依賴于電腦輸入法或者是手機輸入法,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動手寫字的地方比較少。電腦作為一種現代文化產品,其對書法傳統文化有很大沖擊,需要引起社會以及學校教學的重視。
1.3 師資力量有待提高、課程教學模式有待創新
當前高職高專學校對書法課程的不重視,主要體現在課程設置以及課程教學等方面。部分高職高專學校雖然設置了專門的書法課,但是課時比較少,而且其大多是僅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書法家教學,缺乏有關歷史或者是審美教學等方面的融合教學,更有部分學校沒有設置書法課程,其大多都是在公共語文課程中有所表現,但實際教學力度也不強。此外,書法課程教學缺乏專業的教師,基本上都是由語文教師或者是美術專業的教師代教,課程教材等方面也有待完善。
2 關于高職高專書法課程創新的幾點思考
2.1 完善書法課程設置,積極開展歷史、技法、美學三方面理實一體化的公共藝術課程
通過書法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書法理論知識以及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陶冶學生情操,健全高職高專學生的人格,促使其成為一個具備較強職業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高職高專的學生大多都是一些沒有考上本科院校的學生,其文化基礎比較低,因此,其可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或者是消極心理,缺乏學習的熱情。針對此,學校可以通過完善書法課程設置,有效結合歷史、技法以及美學三方面,開設理論實踐一體化公共藝術課程,幫助其健全自身的人格以及綜合素養。首先,加強對書法歷史的教學。書法經歷了近3000年的歷史,其中的歷史文化積淀不言而喻。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書法在歷史中的發展進程,了解古往今來的書法大家,例如顏真卿等,構建一個書法風格史、書法批評史以及書法教育史的“書法史學”模式,加強哲學、文學、歷史與書法教學的有效融合,為學生的書法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加強書法技法教學。書法能夠在幾千年文明的發展中脫穎而出,其有些自身所特有的藝術特點。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書法技法應用的理論教學,再結合實踐操作,通過作品對學生的技法表現以及作品完成過程進行指導與評價,提高學生的書法技法創造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最后,滲透美學。加強對學生審美方面的教學。從書法到書法藝術,書法之美,不可名狀,古往今來的書法作品各具自身的藝術形態,或飄逸、或沉郁、或悲壯、或雄壯,教師要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美學素養。
2.2 加強師資力量配置、完善書法課程教學設施
要想切實有效的提高高職高專學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僅僅完善課程設置是遠遠不夠的,學校還要打造一支具備較強文化修養、書法水平較高以及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團隊。學校之前的書法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是代為教學的其他專業教師,其對傳統文化的領悟不透徹,書法教學理論以及實際書法能力都有待提高,這樣的師資團隊無法有效的確保書法課程教學質量。但是隨著國家對書法文化的重視,許多高校都開設了書法專業,從應用型本科院校到研究生再到博士,其具備系統的書法理論知識以及較高書法水平,學校可以將其納入到自身的書法教師隊伍中。此外,學校還可以積極聘請一些社會知名的書法大家,邀請其作為學校的客座教授,定期給學生上課或者是開設講座,及時的為學生普及書法文化。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書法課程教學設施。隨著學校生源的不斷增多,傳統的書法教學形式,例如用粉筆描、用毛筆沾水在黑板上寫以及無法滿足學生對書法的學習需求,因此,積極引進新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幻燈片以及投影儀等,為學生的現代化書法學習提供完善的設備支持。
2.3 創設校園文化、積極弘揚書法文化
為激發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學校要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書法藝術活動,豐富自身的校園文化。比如說學校可以舉辦“書法作品鑒賞會”、“校園書法比賽”、“書法知識競答”、“我最喜愛的書法大家分享會”等,為學生的書法藝術學習與較強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書法文化的發展中,以此來實現高職高專學生對書法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由此推動著書法藝術朝著更高的方向發展。
3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高專教育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培養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的職業教育,在我國國民素質不斷提高的今天,職業院校學生不僅要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術能力,其也應該在審美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有所長進。通過完善書法課程設置,加強書法教育,促進學生的素質全面和諧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沈文中.高等職業院校公共書法教育現狀及對策[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4(4):26-29.
[2] 陳志平.高職院校開設中國書法課程的意義及實踐探討[J].書法賞評,2017(1):74-75.
[3] 陳萬安.努力實現書法課程的立體化[J].江蘇教育,2017(13):78-80.
[4] 閔欣.以書載道 以法育人——談學校書法課程的建構與落實[J].江蘇教育,2017(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