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成為了國家當前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的核心素養,主要是以公民教育作為主要核心,內容方面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四個要素。學科的活動通常是將課堂教學作為主要載體,因此創設活動課堂便是培養學生自身學科素養的最佳方式。本篇文章將闡述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主要核心素養概念,并對于具體活動創設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
引言
高中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的時候,需要注重全面發展,學會如何學習,并且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生活。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創設活動課堂,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其中,從而對其核心素養予以培養。
一、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概念
高中思想政治的核心素養可以算是一種“子素養”,是學生知識概念學習的綜合,包括學生在未來學習生活中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以及個人品質。通常而言,其包含多個要素,且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交融,并且在邏輯方面還能做到相互依存以及相互影響。
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創設
(一)引領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
1.情境創設增強情感。
政治情感與政治情境之間主要是目標和路徑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的時候是否可以獲得足夠的政治情感主要取決于課堂內容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以及教師自身身份的轉化。如此一來,學生們便會融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之中,積極體驗政治生活,提升政治認同感。
例如在進行《走進國際社會》的課程學習時,當教師講到“國際組織”的時候,便可以在教師中播放“亞投行”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做出貢獻的視頻內容,以此對中國基礎銀行對于當前世界發展做出的主要貢獻,以此讓學生們感受到我們國家的實力與進步,進而增強自身民族自豪感。視頻觀看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們自主展開討論,從而對政治情感予以深化。
2.開展活動增強認同。
情境創設是活動開展的主要前提,良好的情境氛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體驗,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在開展政治活動的時候,必須確保活動主體具有足夠的操作性和控制性,確保學生能夠成功扮演相關角色,并且做到靈活轉換。同時在活動結束之后,還需要注重反饋,了解學生的自身感受。
例如在進行“人民代表大會”的知識學習時,教師便可以嘗試對人大活動進行模擬,教師自己扮演“主席團”,班干部成員分別半夜“國家總理”以及“一府兩院”的角色,其他學生則扮演不同的人大代表。以此展開活動內容,安排學生們提出自己提前準備的議案。通過活動模擬,學生們親自參與其中,從而可以充分認識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身的優越性。
(二)啟迪學生的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是學生們在認識世界過程中展現的思維特征,與學生自身價值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為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開設“議辨型”活動課堂,對學生自身理性思維予以啟迪,全面提升其辨別是非的能力,進而能夠自主解決問題。
例如在進行“文化和傳承”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針對西方節日對我國傳統文化帶來的沖擊作為主體,鼓勵學生們積極展開討論,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各種各樣的觀點和意見。為了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堂活動的創新,以此對學生提升文化自信方面予以引導。
(三)塑造學生的優質品格
法治意識是人們對于法律本身的認可,青少年是我國的未來,為了促使其樹立良好的法律優勢,塑造優質品格,便需要對其綜合能力進行培養。為此,教師可以開設“綜合性”活動課堂,以此對其法律意識予以塑造。
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三方面問題。其一,理清道德和法律之間的關系,以此度學生的道德素質進行培養。其二,教師需要依靠綜合性思維對學生進行引導,依靠矛盾觀點對人治和法治的對立關系進行分析。其三,應用綜合法治教育豐富活動形式,以此增強學生的課堂感受。
(四)培養學生個人能力
1.利用學校資源開設校園活動。
學校的功能并非僅僅知識知識傳輸,同時也是一個小型社會。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應用學校內部資源,提升課堂教學的創造性,增強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
例如在進行《走進文化生活》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以班級穩重型,開展“遠離腐朽文化”,鼓勵學生們針對自己了解的腐朽文化進行闡述,并針對具體改進措施予以分析。之后在進行海報制作,并將其粘貼在學校的文化墻上,以此加強宣傳工作,充分展示活動成果。
2.利用本土資源進行社會實踐。
所謂本土資源主要是指學校周圍的校外資源,包括社會資源以及自然資源。教師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開發,以此支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實踐課程,從而增強學生的戶外體驗。
例如在進行“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的知識學習時,教師可以嘗試開展“民主選舉”的主題活動,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兩組,并設置組長,以此進行資料收集以及知識學習的工作。同時教師也可以與本地社區展開合作,發放調查問卷,由每組組長進行統計整理,增強知識學習的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們在進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時候,應當基于學科本身的素養,開設相關課堂活動,促使學生融入其中,加強教學體驗。如此一來,學生自身素養便會得到有效培養,進而成為一名綜合性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邱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版),2017,36(1):26-32
[2]蔡玉嬌,貢和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與課標一致性——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6(11):34-36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校本化開發策略研究(編號tzsgh2016/033)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