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福
[摘 要]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信息傳播和獲取的速度空前加快,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各類網絡電子產品的普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計算機操作技術已成為了社會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亦是衡量當前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是當前各中職院校教學中的重點教學內容。為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各高校應當順應網絡環境下的時代背景,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創新計算機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關鍵詞]網絡環境;中職計算機;教學方式;改革創新
全新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各個網絡信息產業呈現出各行業進行整合串聯的趨勢,帶動了整個網絡經濟行業的發展,為社會經濟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實質上網絡信息化時代就是利用網絡和傳統的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形成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促進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再利用以及互聯網金融、工業的健康發展,實現國際市場的開拓。這為中職計算機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對此各中職院校應當結合網絡信息時代的的背景和趨勢,完善計算機實踐操作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和發展。
一、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盡管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計算機教學在中職教學中所占比重逐漸上升,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計算機的教學實踐中缺乏創新教育理念。受到傳統的教育理念影響,中職計算機教學過于刻板教條,教師嚴格按照教材上的計算機操作知識進行授課,在教學關系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和學習,按照課本的知識學習,限制了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二)計算機的課堂教學的規劃和分配不合理。在大學教學過程中,《計算機應用》是培養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的主要學科,作為基礎性的公共必修課,其學習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應用》的課堂教學規劃不夠合理,缺少專業的針對性,不利于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
(三)計算機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少實踐操作。在許多中職的計算機應用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依賴課本教材和知識理論的教學,反而忽視了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訓練,往往是普及計算機專業知識后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剩余不多,造成了大學的計算機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具體方式
(一)樹立起創新教育理念,在計算機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各中職院校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對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方式作出調整和改變,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為學生提供上機操作的機會,訓練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和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作為大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主要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層價值。
例如在“Office辦公軟件”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office 軟件操作能力和辦公應用的前提下,進行實際的生活工作教學培養,進行簡單的知識教學和上機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此外,還應對同一知識點進行不同形式的轉化,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學習知識的創新。
(二)合理的調整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提高
傳統的中職計算機教學課堂結構并不合理,《計算機應用》作為公共必修的基礎課,是針對全校的所有學生設立的,但是學生的專業不同、思維方式和學習理解能力同樣具有差異性,在進行《計算機應用》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專業素養、學習理解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等現實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和方案,優化教學模塊,改變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比如,針對機械類的學生,應該根據未來他們要從事的崗位進行模塊的設計,著重講解CAD程序等,針對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講解動畫設計方面的內容,比如,flash、photoshop軟件,對于文學專業的生和行政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則是基礎的“office”辦公軟件應用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專業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
(三)增加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操作的比重,訓練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實踐中,依舊存在著學生的上機時間不足和缺少實踐操作機會的現象,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網絡和現代制造業的有機結合,“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學生的計算及實際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在大學計算機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應當加強計算機的教學設施建設,完善計算機網絡和硬件設備;其次,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增加實際操作的教學比重,加強企業和學校的合作,增強計算機教學的實踐應用性;最后,為學生提供計算機應用的工作實習崗位,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水平。
(四)完善評價和考查機制,注重技能考查
信息化條件下的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評價應該是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的內容要多元化,評價的形式也要多元化。計算機考試已經由單純的筆試變為筆試與上機能力結合的測試,這樣便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也應注意的是,上機考試應以教材為出發點,合理安排考試內容,進而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考核中,考核標準的制定非常重要,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標準或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評分標準。
三、結語
隨著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計算機教學理念和方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的學生發展的需要,鑒于此,各中職院校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學習理解能力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和計劃,注重創新教育理念的滲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合理的調整課堂教學結構,把握網絡信息化時代發展的主體脈絡,將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高素質專業性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振偉.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思考[J].職業技術,2017,16(07):68-69.
[2] 肖曙.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思路的改變[J].時代教育,2017(12):54.
[3] 劉霞.關于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思考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14):133-134.
[4] 汪凱.網絡環境下中學計算機教學思路轉變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0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