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娜
摘 要:初中化學是初中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影響深遠。教學過程中,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意義不言自明。也只有讓學生對化學學習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學習效率。文章結合教學經驗,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興趣;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甜蜜的牽引。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動力才能源源不絕。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僵硬,學生機械式的開展學習。教師的單一性灌輸,不僅導致課堂氛圍沉悶,也不能有效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學生體會不到化學課堂的豐富及趣味性,學習的積極性不甚理想。
1課堂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不言而喻,處于輕松、活潑的氛圍下,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參與學習的自主性更強。氛圍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能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內,更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促使學生思考,展開想象,以嘗試、了解、研究、分析的心態投入于學習過程中。課堂氛圍的營造,不同的教師能結合不同的教學主題,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開展。比如說,筆者在教學“二氧化碳”相關知識點時,發現學生們昏昏欲睡。于是,在上課伊始,筆者并沒有直奔教學主題,而是在教室內放上一些干冰。不多時,講臺上開始出現“云霧繚繞”的景象。此時,學生們迅速活躍起來,有的學生一臉好奇,有的托腮凝思,有的學生手舞足蹈……,筆者看見學生們十分有興趣,因勢利導的對學生們說:“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特別喜歡或者是好奇‘云霧繚繞的現象,在一些舞臺表演中,也經常使用這樣的方法手段。但是,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原理么?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后,大家就知道其中的奧秘了?!背踔袑W生進入青春期,思維敏捷而活潑好動,富于競爭意識,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理。事物具有正反兩面性。初中學生雖然具備無限的學習潛力,但其思想尚不成熟,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柔韌性。為此,教師在課余應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良好狀態。
2優化課堂教學
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優化課堂教學,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①學生主體地位: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功扮演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參與者,發揮引導的作用,讓學生深入到教學主題之內。不難想象,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容易讓課堂氛圍變得沉悶死板,讓學生感受不到化學學習的樂趣;②變靜為動:筆者認為,化學學習,應以求知的精神投入其中,而求知的品質在“動”,在于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群體互動。化學課堂不應僅僅是教師講授,學生抄寫或記憶的模式。一方面,化學知識十分豐富,即便是某一具體的主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師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而從學生角度而言,教師教授的知識,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理解、掌握并融會貫通,也必然是低效的學習,且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了化學學習的快樂所在。為此,在化學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讓課堂“動”起來。比如說,筆者在教學“硫酸”相關知識點時,為加深教學印象,讓學生全面把握硫酸的性質,筆者給學生做了一個小實驗“白糖變黑糖”:取少量白糖放置于試驗杯中,然后向其中滴放一定濃度的硫酸,很快,杯中的白糖就變為了黑糖。學生們對這一現象十分好奇,筆者讓學生們結合所學知識大膽的作出解釋,從而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巧妙的向學生傳授了硫酸的性質,并引導學生學習歸納重點知識。以化學現象進入化學原理之中,從化學原理總結化學公式,能有效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性質的掌握,教學效果良好。
3融入生活元素
初中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處處可循。教學不應脫離現實生活而獨立存在,與之相反,化學教學應緊密與生活聯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切實性,并也能通過多姿多彩的生活現象探尋其中的化學原理。融入生活元素,是實現寓教于樂的良好形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有裨益。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以生活常識或生活現象的方式向學生提問,以夯實學生基礎,并檢查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水壺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形成水垢,這是什么原理?這是因為自來水中溶解有碳酸氫鈣,這是肉眼看不出來的,水經過加熱沸騰的過程中,碳酸氫鈣受熱發生化學變化,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及碳酸鈣。碳酸鈣是不溶于水的固體,沉淀到瓶底或附結在內壁上,最終形成水垢。生活中怎么樣去掉水垢呢?可以用鹽酸加以除去,利用鹽酸和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又如,豆腐是膾炙人口的食物,可以與諸多食物搭配做成美食,但為什么豆腐不能與菠菜相互混搭?還如,多雷雨地方的農田,為什么莊稼長的更加茂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這類小問題與學生發生互動,讓化學學習不局限于課堂之內,而是放大至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生活元素,能有效的增強課堂活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趣味性、實用性及豐富性,而這遠比單一的背誦化學原理、化學公式更加吸引學生。
4結語
化學學習應充分引導學生思考及探究,在教導學生掌握原理之后,應發動學生動手實踐,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了,相互融合,以理論知識指導實踐,以實踐反應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學為所用。
參考文獻
[1]張建忠.淺談初中化學教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3(09).
[2]張建麗.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