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蓮
摘要:文章簡要介紹了大學英語閱讀理解中的跨文化交際內容,通過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的跨文化障礙原因的分析,如語篇、詞匯、習語等方面,成功導入了文化背景知識,同時對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對外語教學中跨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也作了進一步的深化理解。
關鍵詞: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英語閱讀;外語教學
引言: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加快和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開展,打造命運共同體,共建和諧家園,塑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大格局;英語作為一種全球通用語言,不管男女老幼,學習和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大學生涯里,幾乎是每位大學生的必修課,有的學得津津有味,而有的則寢食難安;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如何讓英語這門基礎課程吸引更多學生的眼球,讓外語教學活動更能激起學生的課堂興趣,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便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把跨文化內容融合其中就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閱讀與跨文化交際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學習者在進行非母語閱讀時,是通過語言文字符號來實現與作者之間進行的一種交際行為,在此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而閱讀本身是讀者與原作者之間以語言符號為媒介進行的一種思想交流,也是一種有目的的、積極的,并受到跨文化交際能力影響的心理認知過程,重視思維過程中的批判性思考,對于學習語言是大有裨益的。著名語言學家Greg Thomson曾說:“外語學習的原理是如此之復雜,以至于沒有人能說清楚;但掌握語言的過程又是如此之簡單,以至于不需要說清楚。”討論語言學習的原理,是件非常復雜的事,雖然個人也沒把握能描述得很清楚,且因為外語學習就連學術界都存在很多尖銳的爭論,本人也不敢說自己有把握能把爭論化解。但還是決定先從簡單入手,做些拋磚引玉的工作吧,探討一下外語學習的真諦,特別是對大家在外語學習上普遍存在的誤解進行分析和澄清,希望能對外語學習者有所幫助,對外語教學工作著有所啟發,共同探討。
介紹:
第一,跨文化交際的含義:跨文化交際是指本民族與非本民族之間進行的交際,是突破本民族文化背景局限,尊重、理解、接受、欣賞非本民族的文化而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一般來說,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差異的人與人之間進行交際,應注意如何進行得體的交流和避免文化障礙。由于漢語民族與英語民族在歷史文化、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以及思維模式等方面存在著各種差異,而這種差異在語言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在英語語言的學習中,特別是英語閱讀的學習中,必須充分了解語言背后文化的知識,才能讀懂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有效地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所以,在英語閱讀的教學中,必須注重突破跨文化障礙的藩籬,通過文化背景的導入、語篇分析以及詞匯內涵和外延中的文化寓意比較等多種途徑來培養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第二,大學生英語閱讀中跨文化交際障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在語篇層面:學習者在閱讀英文文章時,需要對整篇文章的篇章結構和文化背景進行深入的了解。由于中西方思維方式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中國人是螺旋式思維,而西方人則是直線式思維;不同思維模式下形成的交際風格也存在差異,在閱讀材料中,西方人通常先擺明觀點,進而圍繞觀點進行一步一步的論證,而中國人則喜歡陳述事實材料、論證,總結觀點。因此,在英語閱讀中,學習者不容易找到作者的主要思想,便產生了語篇層面的障礙。例如,學生在閱讀以婚禮為題材的文章時,如果不了解西方人的一些婚禮相關的文化,便無法理解其中使用的一些詞匯。通常,在西方婚禮中會準備四種衣服,而這四種衣服分別使用something與blue或new或old或borrowed組合來表示。其中,不同的衣服代表著不同的寓意。Something old寓意的是新娘與娘家的感情以及過去的生活;something blue代表了新郎與新娘之間的愛情;something borrowed則表示獲得來自婚姻幸福親友的祝福;Something new則預示了未來婚姻生活的美好。學習者必須了解這些文化背景,才能突破閱讀英語文章時遇到的理解障礙。
其次:習俗和詞匯層面:習俗是指在民間流傳,廣為人知,具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或歷史文化的一些禮儀和生活方式,包含了諺語、成語、俚語等的詞匯。在地道的英語文章中,俗語出現的頻率也是蠻高的。對于大學生這些英語閱讀者而言,如果對這些俗語背后的文化內涵不了解,便會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歧義甚至誤解。而語法相對文化而言的反映就不太明顯,語音與文化之間也不存在太密切的關系。在詞匯中,有一些詞匯在具備本身的指代意義的同時,還隱含一些民族文化內涵。如dragon一詞,中國人認為龍是“九五之尊”,帶有吉祥的褒義,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卻是惡魔,帶有不祥的貶義,類似的表達不勝枚舉。
所以,教師在進行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時候,應注重通過文化背景講解與對比法導入相關文化,加強英文原版讀物閱讀訓練,積累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合理利用現代科學教育技術,盡可能地全方位展示文化背景多媒體資料。通過對比中西文化差異,最終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提升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結語:
學習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英語學習也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尋找突破口,這是非常重要的。喜歡音樂的人可以多聽英文歌曲,喜歡文學者可多讀英文小說,喜歡時髦流行的人不妨多讀流行雜志,從而將英語學習引向你所熱愛的事物。基于跨文化交際視角培養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高校跨文化交際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大學英語閱讀中,學習者不可避免的會遭遇來自詞匯、語篇、習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跨文化障礙因素,而通過基于跨文化交際視角的背景導入、語篇分析以及從詞匯內涵外延中的文化比較等方面入手來培養學習者的閱讀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習者的閱讀質量、速度和水平,從而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際的真諦,達到有效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維.以輸出為驅動的網絡化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J].科技資訊,2016,(6):108.
[2]任楊,楊丹.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點與方法[J].教育探索,2014,(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