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利
摘 要:探究生成性教育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操作,就要知道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成性教育模式是什么樣的教育模式。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是根據課程中出現的狀況并在師生的配合下共同努力下所推動完成的生動和豐富的教學過程。簡單說,就是教師根據課堂中的互動狀態隨機調整教學思維和教學行為的教學模式。那么,生成性教育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操作究竟是什么呢?
關鍵詞:生成性教育模式;小學數學教學;分析問題;具體操作
一、生成性教學運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生成性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創造力
所有的教育教學中最為基本的都是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運用開放的預設讓小學生可以主動創造。具體說法也就是給予學生有足夠大的自由思考的空間,學生所獲得的生成性就會有提高。另外,開放的預設就是對數學課程進行事先的預設,預設內容包括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全過程和教學過程中可能涉及的教學結果和教學提問方面。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前也要對教學的主要內容進行全面的準備,以此才可以達到預設的教學結果。那么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較為自由放松的學習氣氛,還要讓學生可以隨意地發表完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后得到回復。但是,小學數學老師需要注意的是,讓學生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并不意味著可以讓學生肆無忌憚地胡亂發言。總之,生成性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創造性,讓學生的思維都能夠得到發散,這樣教學過程的生成性才會得到預期的成果。
(二)擁有充分全面的教學準備才會構成生成性教學
無論是什么年級,什么學科,教師在教學前都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預設。顯而易見,如果不進行預設也就不會得到預設中的結果。所以,教師對預設過程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反應程度。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有必要進行充分全面的教學準備。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部過程中,教師要具備完備的職業素養和縝密的思考模式。其次,在教學后的結果方面,教師心里要有一定的度量。例如,在小學數學中“角”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提前做好課程準備,將“角”的各種形式表現為兩條射線的各種旋轉活動。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要讓學生通過簡單的活動對不同的角有所了解。以這樣的方式教學會讓學生對角的知識點有較深刻的印象。
(三)引導教學才能夠促進生成性教學
數學教師在預設課程的過程中,都要對課程進程進行仔細推敲。但是在真正進行教學的時候,學生并不會總是做出預設中的反應或者提出預設中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面對沒有準備的問題了。所以在遇到跟預設課程內容完全不同的情況下,教師要保持鎮定自若的狀態,用引導暗示的方式將學生的反應或者問題和相應的知識點相對應,然后讓學生自動明白相關的知識點。例如,在小學數學中正方形和長方形關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先讓學生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進行描述,描述之后學生就會發現所有描述的長方形的特點,恰好正方形也符合。而當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描述并與周圍的人討論,從而發現長方形的描述條件和長方形的描述條件的確切關系。在學生經過充分的觀察和討論之后,證實正方形的描述符合正方形,可是正方形的描述不符合長方形。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面對學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要在第一時間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更改,要把學生的思維模式推向正軌,這樣,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升。
二、對生成性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注意問題的分析
針對于“生成性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創造力”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在培養學生自主創造能力的時候,不能忽略學生對于教學中問題的疑問困惑。因為只有針對學生所提出的不同觀點疑惑給予正確的講解,做出不同的教學回應方法,才能讓學生對知識點擁有正確的掌握。只有當學生掌握了正確的知識點時,學生才會在進行自主創新時更有效快捷地進行。
針對于“擁有充分全面的教學準備才會構成生成性教學”的問題,教師要注意教導課程對各個方面的知識點的教學要求。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各個方面的知識點都切實做好,才能更好地教學。因為當教師對所教內容十分了解的時候,不但可以使教師本身對于教學更加自信,還可以讓學生對課堂中的知識點很好的吸收。
針對于“引導暗示才能夠促進生成”的問題,教師要保證對學生的思路有一定的理解,對于學生做出的錯誤的反應或提出的錯誤的問題要學會巧用。教師要將學習效果定為教學的主要目的,雖然學生一定會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對教師所論述的知識點有所疑惑,可是教師不能夠因此就指責學生,要學會巧用這種錯誤,逐漸地將學生的思路推向正確的思維模式中,那么會讓學生加深此問題的印象,學習效果會更加明顯地提升,生成性的教學會更好地體現出優越性。
在探討生成性教育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操作時,除了以上注意點,教師還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不要讓規定規則介入學生的學習中。學生擁有什么樣的學習成果,取決于教師用什么樣的方式讓學生進入正確的教學狀況中。所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如果要實施生成性教學方式,就要對生成性教學的具體操作有清楚的了解,以此進行更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羅婉虹.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高金鋒.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教學方式變革研究[J].課程與教學論,2009.
[3]裴九妹.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讀寫算的能力[J].讀寫算(教研版),2014(22).
[4]王凌之.對實現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思考[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