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
【摘要】 目的:探討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影響因素,并針對其危險因素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598例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發生率及其相關因素,并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598例神經外科患者術后中242例(40.47%)發生短時間發熱,272例(45.48%)發生長時間發熱;單因素分析顯示,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組的年齡、病因、使用抗生素、使用中心靜脈置管、使用尿管、手術切口等級及手術時間與短時間發熱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使用中心靜脈置管為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使用中心靜脈置管會增加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幾率,醫護人員應提高對上述獨立危險因素的有效預防措施。
【關鍵詞】 神經外科; 長時間發熱; 危險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2.08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2-0178-03
Risk Factors of Prolonged Fever after Neurosurgery Operation and Nursing Care/WANG A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12):178-18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longed fever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and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risk factors.Metho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6,the incid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long time fever after operation in 598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Result:Among 598 neurosurgical patients,242 cases(40.47%) had short-term fever and 272 cases(45.48%) experienced prolonged fever.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age,etiology,use of antibiotics,us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use of urinary catheters,surgical incision grade,and operative time in patients with neurosurgery for prolonged postoperative fever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short-term fever group,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olonged postoperative fever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 showed that un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us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prolonged fever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 (P<0.05).Conclusion:The un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use of central venous indwelling catheter can increase the chance of prolonged postoperative fever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and the clinical stuff should increas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s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Key words】 Neurosurgery; Prolonged fever; Risk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Harbour Hospital of Yantai City,Yantai 264000,China.
發熱是神經外科患者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是因為術中沖洗液或炎性滲出液會對腦壁產生刺激,特別是對第三腦室底部的刺激,操作刺激下丘腦可導致發熱[1]。而術后的長期發熱可提高腦組織的代謝率和耗氧量,加重其缺氧和水腫,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進一步損傷腦組織,因此,及時、有效地降低體溫是減輕術后損傷的重要措施[2]。本研究筆者對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神經外科術后的患者598例,其中男298例,女300例;年齡25~75歲,平均(52.79±14.78)歲;所有患者均入院首次接受手術治療,且入院時間≥24 h;將598例神經外科患者術后中242例(40.47%)發生短時間發熱(發熱持續時間<5 d)作為短時間發熱組,發生長時間發熱(發熱持續時間≥5 d)272例(45.48%)作為長時間發熱組。
1.2 方法
通過萬方、知網、維普等數據庫,并根據臨床情況,選取可引發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相關危險因素,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因、使用抗生素、使用中心靜脈置管、使用尿管、手術切口等級及手術時間共8項內容,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分析影響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危險因素,為其提供有效的預防措施。
1.3 觀察指標
(1)記錄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例數,以術后體溫≥38.3 ℃,發熱持續時間≥5 d[3];(2)對短時間發熱和長時間發熱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因、使用抗生素、使用中心靜脈置管、使用尿管、手術切口等級及手術時間進行單因素分析;(3)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有顯著性差異的指標作為自變量,以神經外科患者術后是否存在長時間發熱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對所選數據進行單因素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采用t檢驗,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組的年齡、病因、使用抗生素、使用中心靜脈置管、使用尿管、手術切口等級及手術時間與短時間發熱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使用抗生素及中心靜脈置管為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神經外科手術因其耗時時間長,患者術前意識狀況較差,術后患者恢復慢及術后并發癥較多等特點,導致術后發熱癥狀較一般手術多見[4-5],并且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國外學者Seguin等[6]報道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發生率為17.00%。而本研究中,神經外科患者術后共514例(85.95%)的患者發生發熱的并發癥,其中272例(52.92%)發生長時間發熱,結果比國外報道的略高,因此,有必要掌握其影響因素,針對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促進患者康復。
本研究對影響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有顯著性差異的指標作為自變量,以神經外科患者術后是否存在長時間發熱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使用抗生素及使用中心靜脈置管均為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研究表明,感染是長時間發熱的主要因素,且感染的次數是發生長時間發熱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常規圍術期應用抗生素將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7-9]。而作者認為,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中,抗生素有過度使用現象,導致術后二重感染的發生。另外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感染是重癥監護患者發熱時間延長的一個原因,據統計,因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術后發熱的發生率為5.00%~30.00%[10-11],且感染發生率隨著導管留置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針對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兩個獨立危險因素,筆者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即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抗生素治療對預防神經外科手術部位感染十分必要,但必須采取合理地用藥療程,Ⅰ類切口手術推薦前單劑量預防用藥,預防用藥時間一般控制在24 h,特殊情況可使用48 h[12];規范靜脈治療:作者建議在進行中心靜脈置管前,正確評估患者,選擇合適的靜脈通路,同時評估中心靜脈導管的插入位置、留置時間等,及時發現局部炎癥或化膿反應,以降低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發生率。因此,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使用中心靜脈置管會增加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長時間發熱的幾率,臨床醫護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何小艷,夏純,王曉艷,等.神經內鏡手術后發熱患者的護理[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0,8(4):314-315.
[2]任燦飛,唐娟.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發熱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當代護士,2011,18(2):40-41.
[3]焦湘.影響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發熱程度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臨床意義[D].河南:鄭州大學,2012.
[4]錢佳棟,徐德明,萬默各.三種炎癥指標對顱腦術后發熱原因診斷價值的比較[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5,14(4):291-293.
[5]張林娟,楊華超,于小菊.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外科術后發熱56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7,26(1):97-98.
[6] Seguin P,Roquilly A,Mimoz O,et al.AtlanRea,Group.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for prolonged versus brief fever: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Crit Care,2012,16(4):R150.
[7]簡智恒,張喜安,漆松濤,等.神經外科術后炎癥指標的變化及意義[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4):415-418.
[8]李春亮,王凱,嚴文琪,等.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發熱特點、趨勢及相關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7,46(21):2974-2976.
[9]翟慎曄,陳玉愛.42例高血壓性腦出血發熱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4):355-356.
[10]杜潔珊,彭環慶.中心靜脈置管術后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1,25(12):3243-3244.
[11]江子芳,楊方英,吳婉英,等.腫瘤化療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病原學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313-2315.
[12]丁建平,顏琪,王濯,等.神經外科術后患者長時間發熱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2):1143-1146.
(收稿日期: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