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剛
【摘 要】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已經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話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學生被動學習的問題,教師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結合自主學習的知識,分析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現狀;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
傳統教學組織形式注重教師的講授,忽略學生的學習,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是低效的,而且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小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普及推廣過程中,由于調研的缺失,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也難以得到保證,制約了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式教學模式作用的發揮;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運用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提升、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提升相對有限,對于學生的重點培養區域范圍的突出力度也不夠;語文教師并沒有對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進行系統的規劃設計,理論指導難以得到保證;小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就難以發揮出它有針對性教學的系統化優勢,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主動性的提升也有限。沒有形成自主學習模式的系統設計,所制定出的小學自主學習式教學模式,也只是單純地進行了課程時間的表面計劃。
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策略
(一)教師正確對待出現的問題
因為自主學習具有個體性,教師必須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對待學生之間的不同要有不同的評價。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強弱之分,有的學生很勤快,學的內容多,有的學生相對懶惰,學的內容少,所以評價需要因人而異。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正確對待這些問題,擺正心態,不要急躁。教師應該巧妙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做到在寓教于樂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的習慣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自主提出問題的能力入手。而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很難產生問題意識,因為一切問題在教師那里可以得到解答,這就抹殺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學習上提不出問題,就難以形成探究能力,自主學習習慣得不到培養。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與解決問題。
(三)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要摒棄以前的教學方式,手把手地教學生易使學生養成依賴教師的習慣,不能自己獨自識字,教師可以不急于讓學生認字,先讓他們閱讀,讓學生在文章中發現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字,讓學生運用學習工具認識。在學生學會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后,教師要對他們加大難度,提高要求。
(四)善于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
在教學過程中引用計算機作為教學媒體,采用網絡上的相關教材資料,將書本上有限的教材加以擴大,擴展學生的見識面,把充滿新奇心理的學習思維帶入更加寬廣無邊的計算機知識空間去。為了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加大了教材中的閱讀量。學生的學習任務加大了,吸收能力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必須借助外界多媒體的輔助,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學習后,發現自己已經學會自主學習,自然對學習更有信心。擁有信心和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是手到拈來的事情,這就將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樂趣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王正國.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學周刊,2016.
[2] 王俊杰.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J]. 新課程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