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建
摘 要:小組合作模式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評價成為新課程理念的重要內涵,探究4+2小組合作模式下歷史課堂教學的評價策略,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歷史教學;小組合作;教學評價;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2-0096-01
2011版《義務教育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結合歷史教學實際,本文作者大膽地開展了“4+2小組合作模式下歷史課堂教學評價的探究”的課題研究和實踐活動。經過一學期的研究和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績。以往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得到轉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中得到激發,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和張揚,歷史素養得到提升。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2011版《義務教育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應該說,與每一位一線教師密切相關的是教師教學行為的重建,而學生學習風格的改變是教師教學行為改革和評價方法改革的出發點和依據。歷史教學應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遵循課程改革的理念,以課程改革的精神為指導,大力提高教學質量。基于上述認識,本文作者把“引導學生在4+2小組合作模式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作為歷史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和突破口,進行探索和實踐。
二、課題研究實踐采取的策略
1.是否營造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兩兩互為師徒,同時把自己放在參與者的位置、為學生服務的位置,熱情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探究。要創造尊重、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努力讓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在4+2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想說、敢說、愛說、樂說,積極參與歷史教學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2.是否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小組探究
學習方式的轉變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平臺。傳統教學都是教師“一言堂”,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給予學生現成的答案,應堅持實現由“魚”到“漁”的轉變。在設計問題時要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既有基礎性的問題,也有值得探究的問題,以確保后進生能吃到、中等生能吃飽、優等生能吃好,各得其所。這樣,學生既需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也離不開小組合作探究。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激情勃發,主動學習。教師也不是旁觀者,而是引導者和掌控者,從而真正實現“教”和“學”的歷史性轉變。
3.是否真正發揮2人小組和4人小組的合作探究作用
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過程是若干個體共同協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在4+2小組合作模式下,簡單問題只需在2人小組內進行交流,只有復雜的、有探究價值的重難點問題才需要在4人小組內進行合作探究和交流。例如,在“洋務運動”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設計一些基礎性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在2人小組內相互交流。最后要求4人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探討對洋務運動的理解。這是一個探究價值很高的問題,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經過小組合作交流,基本形成兩種觀點:一種持肯定態度,認為引進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進工具,培養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識分子和科技工人,誘導和刺激了民族資本的發展;一種持否定態度,認為由清政府舉辦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發展軍事工業主要為了鎮壓人民革命,不能救國自強。學生課堂表現異常活躍,始終處于自主探究的學習狀態,有效地培養和開發了學生創新意識和潛能。
4.是否鼓勵爭議反駁,提高小組創新能力
在教學“辛亥革命”時,一學生站起來說:“孫中山不應該保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自己完全可以當大總統。”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有的說:“我認為袁世凱掌握北洋新軍勢力強大,沒有北洋新軍南京臨時政府也不會建立起來。”有的說:“因為革命陣營里混入投機革命的立憲派和舊官僚對孫中山施加壓力。”還有的說:“帝國主義對革命進行干涉,積極支持袁世凱篡權。”……這樣的課堂爭議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在碰撞中迸發出了耀眼的火花,爭辯反駁更有針對性。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和提高,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三、課題研究的成效和努力方向
一學期以來,本文作者在“4+2小組合作模式下歷史課堂教學評價的探究”這一課題研究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本校開設了兩節優質公開課,得到校領導和同行的好評。在教學活動中,2人小組和4人小組互動、生生互動明顯,學生的心態是開放的,創新意識是勃發的。今后,本文作者將嚴格要求自己,努力鉆研業務,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質。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不斷完善自己,若有機會盡可能外出聽課、學習、參觀、研討,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改革教學,使課題實驗更有利地開展。
總之,只要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來進行教學實踐,積極倡導小組合作模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能在小組探究中盡情享受樂趣,隱藏無限的創造潛能就會得到充分釋放,“4+2小組合作模式下歷史課堂教學評價的探究”的課題實驗目標和價值將會更好地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鄧仕民,黃曉輝,熊元紅.論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沖突與調適[J].教育探索,2015(06).
[2]施小紅.提升初中歷史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效能的探索與思考[J].教學月刊,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