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行業的發展對旅游人才的英語聽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旅游職業教育應加強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本文旨在介紹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聽說》課程中的實踐過程,分析小組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并對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
【關鍵詞】英語聽說;小組合作學習;中職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何倩霖,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
近年來,隨著出境游、境外購物熱的發展以及外籍來華游客的增多,旅游行業對具備良好英語聽說能力的國際化優秀人才需求越來越大。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對于服務類專業,“側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然而,在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只重視知識傳授的單一化教學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已無法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及并倡導合作學習,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因此,筆者嘗試在《英語聽說》課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對之進行探究與反思。
一、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
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上欠缺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熱情,由于英語基礎薄弱,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因而導致在課堂上、尤其是在教師面前不敢開口說、怕出錯。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得到更多來自同學的幫助和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依賴和共同利益能增強群體動力,個體的自卑心理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得到緩解,個體自信心得到增強,改善課堂的學習氣氛,從而讓學生更敢于開口說英語。《中等職業學習英語教學大綱》建議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而小組合作學習正能解決此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與組員的互動、合作下,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而教師則充當主導的角色,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小組合作學習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樹立開口說英語的信心,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運用
1.教學對象。本課程與教學方法的教學對象為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2016級旅游英語(2)班中專二年級44名學生,年齡在16~17周歲,其中男生6人,女生38人。根據調查,該班只有40%的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較強并能獨立完成英語聽說練習;52.5%的學生對學習英語有興趣但基礎一般,需要通過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才能完成學習任務;還有7.5%基礎較差,無法完成英語聽說練習。
2.教學方法。王坦將合作學習表述為,“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因此,在課程開展之前,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筆者把全班分成8個小組,平均每組5-6人,每小組完成課堂任務的能力較為平均。每組選出一名成績和表現較好的同學任小組長,負責每次小組合作活動的管理與記分。
教學方法在《新視線國際英語聽說教程》課程中實施。根據授課計劃,一個學期進行5個單元的教學。該教材每個單元包含3個部分,采用小組討論、組員輪流就單元話題內容發言、角色扮演、小組競賽、組員間互相問答、小組共同編導英語故事、介紹旅游景點等等。課堂上,在教師進行導入、展示新內容,學生完成聽力練習后,教師布置口語練習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口語練習。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查,適時予以幫助和指導。各小組完成任務后,向全班展示成果。如是由代表進行發言,則規定每次展示任務成果時不得連續由同一個人作為代表發言,以保證每個成員都有發言機會。
任務結束后,教師根據小組表現對整個小組進行評價,以團體成績作為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標準,該部分評分占學生總分的50%。任務結束后需進行小組互評。小組組長與組員討論,并根據每位組員在任務中的參與度及完成情況進行評分,每位學生每次任務所得的分數均由組長記錄在表格中,此部分分數占學生總分的40%。任務結束后,學生需對自我表現進行評價,此部分成績占總成績10%。
三、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效果及反思
1.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英語聽說課程要求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聽說任務的過程中,而由于教學班級人數過多,往往導致課堂上能分配到每個學生身上的口語練習時間有限,小組合作能有效解決此問題。根據調查結果顯示,87.5%的學生認為小組合作學習能為他們提供更多在課堂上練習口語的機會。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該班基礎較差、無法獨立完成英語聽說任務的同學在其他組員的幫助下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在同學的幫助下,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會更愿意積極參與到課堂中,75%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表現積極,82.5%的學生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對其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有幫助。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能更多地交流與互動,課堂氣氛融洽,學生能積極地開口發言,教師能通過觀察、問答、指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的缺點。小組合作學習需對分組情況進行合理安排,要求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較深的認識,也要對同學間的關系有足夠的了解,才能確保小組具有異質性的同時成員之間具有依賴性。因此,小組合作學習不適宜于新班教學。而即便小組安排合理,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始終存在較大差異,容易導致組員之間的合作力度以及參與力度不均衡,組長及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要花時間幫助其他組員,這類同學在教學過程中收獲相對較少。在評價環節中,學生對組員課堂表現得分判斷有困難,容易出現礙于同學情面打高分、或對關系友好的同學打高分等欠缺公正的現象。大部分挑選出的組長基本能做到客觀公正,但調查結果仍顯示有12.5%的學生認為組長在打分時有失公正。在任務進行中,教師無法同時兼顧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學習積極性、自覺性較低的學生容易在團隊合作中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但卻能在最終評價中獲得與其他成員相同的團隊成績。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體系仍需繼續完善,以求每位成員都能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
四、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傳統的講授法相比,看似減少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工作量,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組內和不同小組之間均具有差異性,小組內有學習能力明顯高于其他成員的學生,而有些小組的整體水平也高于其他小組,當某些小組或組內某些成員已完成任務時,需要等待其他進度較慢的小組或組員。因此,教師需時刻關注學生,在課前充分了解學情,進行分層教學,適當根據學生情況布置不同的任務,讓不同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均有收獲。對于評價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明確小組成員的角色與任務。組長負責統籌協調,增加觀察員的角色,記錄每位組員的表現。在小組互評時,組長和觀察員能互相制約,以便小組成員能得到更公正合理的評價。只有保證學生的表現得到公正的評價,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的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后在實踐過程中,仍需進行不斷的改善,以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受益,提高其英語聽說能力,成為適應行業新需求的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紀大川.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英語[J].科學咨詢,2014(3).
[2]羅慧.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技術,2017 (5).
[3]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