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通過自主學習獲取信息和知識,還強調了在實際運用中的探究能力和在群體中的合作交流能力。所以在高中學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把三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相互合作學習,并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研究,就會更好地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品質,培養創新人格和創新性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創新性學習
【作者簡介】鄒旭紅,廣東省肇慶中學。
新課程改革提出在高中階段,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的健康向上的品格。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要轉變過于強調接受的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促進課堂互動,提高英語課堂課后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生在學習中善于合作的意識,以此來達到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
1.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能力。自主學習具體地講就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科學指導,圍繞教師確定的學習目標,自主地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逐步自主評價學習結果。學生通過教師的科學指導,圍繞教師確定的學習目標,自主地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逐步自主評價學習結果。幫助學生培養起自主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轉變師生關系,充分體現出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明確英語學習任務。
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英語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英語視頻或展示與英語有關的圖片,讓學生自主進行討論,從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還可以在課堂中引入英語演講、話劇表演和英語學習方法交流討論等教學策略,從而優化英語視讀環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在授課時將該節課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并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英語知識,從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必修一Unit5“Canada-the true north”,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先圍繞旅游的話題自主預習課文,從感興趣的生活入手,開展“Which country do you like to visit?”和“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countries?”表達練習,并在課堂上請出自愿演講的同學呈現準備好的有關旅游的free talk, 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1.合作探究學習的背景和模式。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斯萊文認為, 合作學習是指讓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根據他們整個小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從目前國內外關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研究來看,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是一個多層面的概念,它可以是個體的探索研究,也可以是群體合作討論交流的結果。自主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組織下或學生根據自己特長自行組成有一定人數的學習團體,學生之間有計劃、有選擇進行團結協作,互相幫助,通過共同的實踐、實驗、操作、信息收集、處理、探究來獲得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入我國。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有助于提高課堂氣氛, 創造新型的師生關系, 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挫折感, 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充分體現了開展合作學習的研究意義。
2.如何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對學生的個性、學習情況和活動能力進行合理分組和優化組建,為學生開展互助合作活動打好基礎,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分組,組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同時保持各組之間的均衡性,促進組際間的交流和競爭,各組在互助合作活動中相互監督和評價。小組相互合作去完成任務,每位組員都有責任去完成任務,在評價上,教師從以往對個人表現的評價轉變為對小組的綜合評價,使組員和小組之間形成了“合作競爭”的方式,促進組內成員的互助和合作,使互助合作學習模式達到實在的成效。
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和自我探究相結合的意識和能力。新《課標》)明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同時,關于情感態度方面還指出:“在高中階段,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的健康向上的品格。”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進課堂互動,提高英語課堂課后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生在學習中善于合作的意識。
在英語課堂中把握時機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問題,從而產生一種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探究的意識,激活探究的思維。同時以小組為形式,讓學生在設定的探究情景下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英語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相結合的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愉悅,通過合作互助取長補短,達到學生合作意識和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發展和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TriciaHedge.語言課堂中的教與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