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雯
【摘? ? 要】苗族文化是苗族的根,是我們苗族思想道德的形成,是影響教育目的的因素之一。弘揚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并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關鍵詞】苗族文化? 初中思想品德? 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64
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從而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苗族文化和苗族精神,增強學生對苗族文化的情感,促進學生對苗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利于弘揚和發展經濟時代下的苗族文化,從而對苗族文化的認識、保護和傳承有著不可估量的的價值意義。
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苗族優秀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學科中滲透的重要性。
一、當前苗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苗族傳統文化”的理解不全
苗族傳統文化,應當包括語言、服飾、婚喪嫁娶習俗、祭祀、傳統節日、蘆笙等器樂演奏、古老歌曲及苗歌演唱等關鍵的七個方面。
只有從這七個方面去挖掘保護傳承,從這七個方面去代代相傳,再傳幾千年下去,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苗族傳統文化。只有對“苗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全面了,我們才知道該保護什么該傳承什么。
(二)對苗族傳統文化的服務對象不明
從目前的現狀看,從事苗族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服務對象商業味較濃,開支巨大,收效甚微,忽視了生活在基層在農村的幾百萬苗族同胞,我們的苗族傳統文化保護工作者主要工作成果(論文、文學、文藝作品)由于不同的目的導致工作成果與真正的苗族傳統文化有一定的差異,有的成果歪曲了歷史及傳說的真相,有的成果還有悖于民族大團結。只有服務對象認準了,我們才知道保護從什么地方來,傳承向什么地方去,調整我們的工作重點。
(三)普遍存在重保護輕傳承現象
保護是對的,但傳承不下去。那只是一本書、一張光碟。保護和傳承是脫節的,只有認識到了保護和傳承的關系,我們才知道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傳承,保護和傳承是永遠分不開的。
(四)突變環境帶來嚴峻挑戰
苗族傳統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到現在,雖然沒有文字,雖然有所丟失,但大部分還是傳承下來了,歷史告訴我們環境的漸變是外在因素,苗族同胞才是真正的苗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人。
今天環境的突變告訴我們,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使有的苗族村寨將搬遷消失;遠離城鎮的苗族青年出外務工在傳承上后繼乏人;電視網絡及豐富的娛樂使一技之長的傳承人找不到接班人。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條件惡劣的苗族村寨隨著經濟教育的發展也將于百年后消失。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地位
初中政治課是初中階段的一門主要課程,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科教育,使人們對世界、對社會和對人生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求的價值觀念。
通過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讓苗族地區的學生了解苗族文化、熱愛苗族文化和傳承民族文化,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苗族文化和苗族精神,增強學生對苗族文化的情感,促進學生對苗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利于弘揚和發展經濟時代下的苗族文化。
三、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身上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在中學中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有利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有利于保持和增強民族的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對外來文化的辨識能力,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對我們思想的侵蝕。
四、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勢在必行
近代以來因為受科技理念的影響,本土文化受到了經濟力量的沖擊,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是時代和社會賦予我們的使命,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也要求增強對地方文化內容的學習和掌握要求。
通過充分利用政治課堂滲透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苗族文化在傳承過程中融入政治教學環節,做到“春風化作雨,潤物細無聲”,實現民族文化生態滲透與政治教育雙收。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苗族文化和苗族精神,增強學生對苗族文化的情感,促進學生對苗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利于弘揚和發展經濟時代下的苗族文化。使學生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的同時也熱愛自己的民族。
苗族文化既能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又能導人以生存的意義和價值;既使人懂得何以為生,又使人懂得為何而生,從而對苗族文化的認識、保護和傳承有著不可估量的的價值。
作為苗族地區學校教師,要對保護和傳承苗族文化擔起重任,克服在開展苗族文化教育過程中的實際困難,解決教學活動中的問題,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優秀的苗族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滲透的工作抓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