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平
摘要:獨立思考能力指的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維運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能力的具備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乃至今后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因此,在小學這一教育的啟蒙階段的教學中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既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認識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又可以讓學生從學習的最初階段就奠定良好獨立思考的基礎。本文將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從三方面來詳細論述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充分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期和各位同仁共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 培養策略
數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充滿邏輯思維的學科,學生對其內容的掌握過程不能完全依靠教師的傳授,更多地需要學生積極思考。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一方面,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學習是自我思維不斷拓展的過程;另一方面,則讓學生知道獨立思考的過程可以極大地促進自我學習的效率與質量,讓學生更具邏輯思維及條理,以全面掌握數學學科的基礎內容。
一、加強課前預習的引導教學,讓學生初步開展獨立思考
課前預習的過程旨在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對于課堂即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提前了解,這一了解的過程既可以讓學生快速回顧已學內容,又可以讓學生檢查自己對于即將要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重點突出,進一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引導作用來輔助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真正意義上達到預習的目的。例如在《簡易方程》一課的教學時,在課堂預習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何為方程?”“簡易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我們的生活中如何運用簡易方程”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獨立思考預習,在學生獨立思考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將通過自己的理解及知識儲備對這些問題加以考慮,考慮的過程既是學生初步獨立思考的過程,也是學生課堂知識初步掌握的過程。
二、創建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預留充足的獨立思考空間
充分的獨立思考的空間以及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獨立思考不可缺少的兩個條件,教師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則要致力于打造輕松愉快的民主課堂教學氛圍,以達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真正掌握知識的目的。創建民主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做到以下兩點,第一點,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將課堂的主動權交于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思考及相互討論的方式充分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第二點,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來極大地調節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多媒體內容的有趣性及展示方式的多樣式都是打造輕松愉快的必然因素,應充分應用這些因素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獨立思考。
結語:能力的培養遠比知識點的教學更具教育意義,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則需要充分地遵守這一真理,采用引導教學、民主教學等方式極大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科知識,更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當然,能力的培養不同于一般學科的教學,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合適的教學方式。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赤土民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