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慧琴
【摘 要】地理是文史類學科里面偏理科的學科。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地理教育在傳播知識的同時,應當給學生培養正確的人口觀,環境保護觀,并且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初中是學習地理的初級階段,應以激發興趣,提高創造力為主要目的。
【關鍵詞】初中地理 教學效率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32
地理是新知識的起源地,人們對環境的思考使其漸趨形成。處于社會這一共同體的人類,向來就有探索自然的本能。在初中階段,地理學科作為一門新增的學習學科,中學生會對這一新課程具有強烈的興趣。教師不僅要授業解惑,還要傳道,向學生傳播一種自主學習、自愿學習、懷疑知識的學習方式。由于初中三年所學科目眾多,此時,教師更不能一味地布置學生背誦,也不能為了應試教學,給學生胡亂勾畫重點就草草了事。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提出關鍵詞,啟發學生自主編寫順口溜,如: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提示學生用首字連成句來記憶,簡單高效,學生更會覺得邂逅地理是無比愉快,從而傳授新知識和激發興趣的雙重目標亦會實現。本文將突出重點地闡明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諸多教學模式,以期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自愿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此學科的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把握尺度,與其讓學生死記口訣,還不如讓學生清楚地認知難點,分層研究,逐一攻破。
一、以學習興趣為先導
(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主流的地理教學中,教師主要以課本為依托,讓學生們翻開課本就開始灌輸知識。第一堂課專注于自我介紹,而忽略啟發學生思考的最佳時段。然而,最重要的應該是,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各種與地理現象,自然景觀有關的視頻。興之所至時,可以讓學生主動描述自己所見過的自然現象,將好奇心這一心理現象的作用發揮極致。
(二)進行課前教學設計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易與接受新知識,就急需教師不僅擁有廣闊學識及視野,還得有優秀的課前教學設計,清楚學生們內心的學習難點,深刻剖析。同時,將各節重點進行歸納,讓學生們自主總結,形成自己的學科知識樹。
(三)鼓勵學生高效畫圖
地理教學,不論高中階段還是初中階段,學會畫地圖,特別是高效地畫圖,極其重要。在學生用心感受自己動手的過程,不僅深化了對基礎地理知識的認知,還會發現其他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會充分的利用初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啟發興趣。此時,教師需要教會學生的,是如何高效的畫圖。很多中學生會特別注重圖畫的好不好看,不重視整個框架。比如:學生小花在畫中國行政版圖時,刻意重視圖片的完滿性,把每個縣鄉輪廓一一描繪,結果整個中國這一雄雞形狀卻被扭曲。這類舍本取末的行為應在學生學習初期得以糾正。
二、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
(一)運用情境教學,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地理學科里面有很多重點,都很抽象生僻,比如天體運動。加之在教學過程中,由于中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還不夠成熟,要想讓學生把知識弄透徹,讓復雜的自轉公轉運動講解的深刻具體,通過死記爛背的方式完全不可行,即使學生短時期通過自己的努力記住了,在以后的考試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緊張而短暫忘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產生記憶壓力,從而厭倦學習。如果,教師讓學生甲乙丙丁分別扮演太陽、地球、水星、金星。告知學生甲應該已趨近于不動的速度自轉,即不動。丙丁乙則從內到外圍著太陽走,同時自己要轉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融入其中。在快樂的學習中就把這一重難點拿下,何樂而不為?
(二)鼓勵學生思考
在每節課的開始和結尾,留出十分之一的時間讓學生提出問題。同桌的兩位針對課本知識相關的問題互相提問,誰提出的問題最多誰就最具好奇心,比如:為什么地球會自轉?天為什么是藍色的?若提出的問題切中重難點,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聲講出自己是如何想出來的,再趁熱打鐵,給學生們分析解答。若提出的問題相對于初中地理而言有所超越,可提煉總結,組織語言,簡短的告知學生。其中,教師應時刻牢記一點:若想要給學生傳授一杯水的知識,則需要自己掌握一桶水的知識。不然,面對學生赤誠的求知欲卻不能及時地解惑,這是何等的可惜?
(三)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地理學科終歸屬于人文學科,文史類知識的知識點繁多。大力培養學生及時歸納的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有益無害。在課堂教學時,先闡明歸納的重要性,并間歇性的在上課時予以提醒。學生會加深對歸納的定義。在一章節內容結束后,鼓勵學畫知識樹。教師先做示范,突出主干,再補充細節。在學習進行到一段時間后適時歸納,并結合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會讓學習事半功倍。但中學生對記憶遺忘的規律性的認識并不深刻,此時,需要教師加以解惑。這種方法會使學生在期末總復習時得心應手,從而騰出大量寶貴的時間,考試得到高分,學生的學習動力會大大提升。
三、以提倡人文精神為依托
(一)清楚定位
在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里面,教師沒有認清學科地位,胡亂地確認除語數外以外的地理是一門“雜”學科這一結論。沒有從內心深處全面地考量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實際上,地理教學的重要性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價值觀,這意味著,在應試教育下的學生會發自內心地主動學習、自愿學習。因此,所任這門學科的教師,應對地理教學身懷一種熾烈的熱情。
(二)亦師亦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教師在扮演好授業者這一角色時,更應該注重扮演好朋友這一角色。傳統的教學,深刻的闡明過教師應具有親和力。但在實際授課中,能真正做到亦師亦友這一點的教師微乎其微。地理教學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若教師對學生“大膽出奇”的言論嗤之以鼻、不聞不問。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學生對學科的熱愛程度。
(三)發揚懷疑精神
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下,教師都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當教師向學生提出質疑言論時,會觸發他們的思考,引發一系列思想火花。唯一永遠不改變是不停地改變,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這符合科學發展觀,若在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價值觀形成之前,培養這種正確的質疑思維,于學生或于教育而言,這都是一種值得祝賀的事。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學有諸多讓學生高效學習玩轉課堂的學習方法,這些方法,不僅讓學生拿到高分摘得桂冠,還能讓學生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習得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是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