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
【摘 要】師生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桎梏,將其應用于初中音樂課堂上不僅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音樂 師生互動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60
師生互動教學就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來達到一定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對于師生互動教學而言,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互相學習的方法,培養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音樂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很顯然那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傳統教學方法所教導出來的人才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音樂在培養當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培養更多的人才,就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師生互動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處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情操,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有效性;另一方面,通過師生互動,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音樂課堂應用師生互動教學的意義
師生互動教學就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來達到一定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對于師生互動教學而言,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互相學習的方法,培養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音樂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很顯然那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傳統教學方法所教導出來的人才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音樂在培養當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培養更多的人才,就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師生互動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處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情操,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有效性;另一方面,通過師生互動,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方法
(一)利用情感交流實施師生互動
情感交流是師生互動的一種形式,以師生之間的情感為基礎進行交流,實施課堂互動,使互動成為教師情感傳遞與學生接收情感的途徑,有利于初中音樂課堂氛圍的優化。教師對于音樂學科的情感以及對學生的情感,都可以在師生互動中表現出來。作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要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與學生。在講授音樂知識時,教師要將自己的個人情感與所教內容結合在一起,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師生互動。比如在講解《青春舞曲》時,教師可以一邊演奏樂曲,一邊跟著樂曲進行律動。當學生自己沉浸在樂曲中時,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感受音樂作品所傳遞的信息,渲染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引導學生與自己一起進行律動,通過身體語言進行互動,會讓音樂課堂的審美性得以提升,促進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促進初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活動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比如在講解《我心永恒》時,教師可以利用《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片段來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后的故事。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有更多想法,更多要表達的內容,能夠促進學生主動與教師互動。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競爭活動來促進學生主動互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了解學習內容的相關信息,在課堂中用背景知識進行提問競爭。學生成為互動的主體,教師給學生做評委,有利于師生互動欲望的增強,促進初中音樂課堂的活躍化。
(三)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
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他們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讓它成為師生展開有效互動的動力。如在教學《歡歡喜喜來過年》一課時,我事先讓學生帶來了彩色的氣球和拉花簡單裝扮了音樂教室,設計成過新年的模樣,而我自己也穿了件喜慶的大紅色裙子,課堂中我帶領學生們邊唱歌邊感受新年的氣氛,貼對聯、扭秧歌……這樣讓學生們思維一下就活躍起來,學習歌曲的興趣頗濃,參與的積極性也相當高,為實現熟練演唱和表現歌曲打下了基礎,他們學習得很開心,我也教得很輕松。另外,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所以老師們也要適時地投其所好,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興趣來實施教學。初中生們總希望音樂課老師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師能不斷地給他們帶來驚喜。比如初中音樂課程中,可以在一節課快結束時播放一些流行音樂作為學生們本節課表現好的獎勵,還可以組織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創編、即興表演等活動,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對學生創編的動作或者表演的節目進行評價、總結,這樣就能做到“教”與“學”很好的互動。
(四)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探究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產生探究的欲望。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讓他們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產生新的問題,并以此作為探究點,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探究思考。這種時機的把握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三連音”這一內容時,我先叫同學們用最自然的節奏連續讀出兩遍“拖拉機”一詞,學生會感到非常簡單。然后我不斷提出新要求:用手劃拍前提下,每個字讀一拍怎么讀?三個字讀一拍怎么讀?換成“da-da-da”怎么讀?并提示學生注意三個音一定要保證時值均勻。這個有點難,但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均找到了最正確的讀法。接著讓學生唱出教材中歌曲樂譜里帶三連音的句子……學生開始自己探究解決歌曲演唱重點、難點部分,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互動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這個三連音的學習過程正是學生比較直觀地理解問題的重要過程,也是完全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自然引出的。這里,教師正是利用了學生對知識的“一知半解”,設置挑戰性的問題。
綜上所述,要促進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師一定要適當改變自己的教學角色,不再做課堂中的獨裁者。提高初中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地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教學氛圍的輕松。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才能讓教師高效教學。用師生互動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有利于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與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芳.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淺談[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05:68-69.
[2]王長發.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J].新課程(中),2015,12:254.
[3]鄧珊珊.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分析[J].音樂時空,2016,02:17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