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學利
【摘 要】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視,新課標進行著大力的推廣,原來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新型的教育模式所取代。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給予學生適量的自主學習時間,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 自主學習 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39
在初中化學教學的不斷發展中,學生由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完全跟著老師走變成了個人的主動學習。完全的跟著老師的步伐走不利于學生的思維創新,以至于教學效率難以提高,而在自主學習的推進下,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融入到學習中去,自己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體會到學習真正的樂趣。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減輕了教師課堂的教學負擔而且得到了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模式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對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的知識水平的提高的重要內容。以下是我對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如何實施的一些概述。
一、轉變思想教育,堅持以人為本
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思想教育的轉變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關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在于是不是個人自愿學習,只有自愿學習才能帶來自主的學習。而被動的學習會被學生認為這只是學校、家庭附加給他們的任務,刻板的學習任務也許會對他們的學習的進步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這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也許在未來的學習中他們的思想會發生消極的改變,更嚴重的是不愿意再學習而發生逃課、輟學等不良的后果。所以,教師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作為教學的重點,著重于學生的獨立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初中化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的發展對科技的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特別是在化工、醫藥方面,它的發展給全世界的生活水平都帶來提升,這足以體現化學這門科學的重要性。所以,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大力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這是化學教師身負著的巨大任務。
二、規范教學行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針對教師對教學行為的規范勢在必行。首先,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新課標準教學,認真的傳授正確的知識給學生,這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其次,一個好的方法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這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創新,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獲得高效率的學習,最終得到知識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可以提問:“何為氧化反應?”、“生活中常見的緩慢氧化反應的例子有哪些?”另外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并允許他們的小組內進行討論,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做出回答。老師應該對問題的回答做出正確的評論,還可以對問題進行補充和拓展,比如,由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聯系到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并分析兩者之間的異同點,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針對化學這門學科,實驗教學是它的一個特點。實驗是檢查真理的唯一標準,一些需要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的實驗可以增強他們對化學的興趣,很多實驗都是有著很多可能性的,學生可以在安全的范圍內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操作,比如,進行實驗:將足量的鐵絲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反應的現象是鐵條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這能夠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和加強學生對真理的探究。這種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的發散。
三、提升自身修養,把握教學方向
自主學習雖然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程度的幫助,但是這取決于學生的自覺性。大部分情況下,電子游戲往往比學習更有吸引力,特別是在青少年中,青少年正處于發育成熟的重要階段,抵制不良誘惑的能力不高,一旦沉迷于網絡便難以走出,如果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輟學的學生都是在初中時期沉迷于網絡游戲而荒廢了學業,從此在讀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后悔莫及。所以,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應該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讓每個學生都走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上,幫助學生重新回到本該行駛的路線上來。在這里,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盡量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個人素質,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自己的自主性,做好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也許正是因為我們身上散發的一些良好行為使學生的得到個人品質的提高,這讓他們能更好的自己掌握好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所以,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好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上的榜樣,嚴格規范自己,在課堂上與同學共同進步,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四、總結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多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得到個人素質的規范、思維的開拓、實踐能力的提高、知識水平的增長,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正.落實有效教研,打造有效課堂[J].當代教育,2017,(2):68.
[2]金澤明.我的教育觀[J].師資建設,2016,(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