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信宇
【摘 要】如今,在新課程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高效課堂成為各學科教師努力探索和想要實現的教學目標。而高中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對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以及豐富學生課外知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身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應遵循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要求,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最終實現高中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美術 高效課堂 學習興趣 繪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05
學生課堂展示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是培優輔差的必要手段,是學生成績與能力的調節器。學生課堂展示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把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公示出來。它既包括小組展示和小組討論后學生在黑板上的書面展示,也包括學生登臺講課和學生互動質疑過程中的各種展示活動。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興趣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學習欲望、推動自身將全部的注意力以及思維都集中到具體的學習內容之上,進而真正、完全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的內在情感動力,更是保證學習者能切實收獲良好學習效果的最根本主觀原因。
鑒于此,我個人認為,如何激發與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是教育工作者打造美術高效課堂之前率先要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因此,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實踐中就格外注重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激發。例如,在教學“中國古代壁畫”這節內容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強大的視頻功能,為學生播放了有關《九色鹿本生》壁畫傳說故事的紀錄短片,隨后又利用多媒體幻燈片將《九色鹿本生》壁畫連貫、生動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一般真實經歷了九色鹿舍己救人、溺水人貪慕虛榮向國王告密、王后唆使國王加害九色鹿、九色鹿與國王相遇等諸多場面。如此一來,借助多媒體,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對《九色鹿本生》這一壁畫藝術形式的濃厚學習興趣及強烈求知欲望。在此基礎上我再過渡、引申到中國古代壁畫藝術表現手法、創作技巧、民族藝術風格等的教學上自然也是易如反掌,輕而易舉。
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對于繪畫者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起足夠注意,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急于動筆,要從整體著眼,從局部著手,要學會觀察,對所畫對象的整體結構,如比例、空間、形體、明暗等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后開始動筆,這樣才能對物體進行整體把握,才能使作品產生整體美,不然會出現一味地死摳局部,造成局部相互間不能順暢地銜接,使作品缺乏整體效果。
三、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就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課堂教學的和諧高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課堂效果反應了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做積極的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在一次課余聊天的時候,一位同學告訴我,他很喜歡美術欣賞課,因為它確實增加了他在一般文化課上難以接觸到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開闊了他的思維和精神世界。通過我的藝術欣賞課,他感到自己的藝術修養在提高,對日常生活的感受也有了很大的不同。要多和學生進行課前、課后的交流,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學生的鼓勵和批評才具有實際效果,否則將產生負效益。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合理的手段、恰當的措施,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例如,在講解《美在民間永不朽——中國民間美術》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更好的體會民間美術的傳承與創新的深刻內涵,舉辦了以“民間是藝術創新的源泉”為題的手工創作大賽,看誰做得好、做的巧、做的有創意。同學們都躍躍欲試,興趣高漲,很恰當的把民間美術的元素用在服飾設計、燈具造型、舞臺設計、家具設計上,不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還挖掘了學生多方面的才能。
五、結合生活,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高中美術課程,重要的在于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當學生的審美能力建立起來的時候,萬物皆美而可入筆,處處皆可成畫,可見審美能力對于志向于美術的同學來說是至為基礎的能力,也是同學走向美術大家的“馬良之筆”。審美能力是源自社會生活的,審美一旦脫離社會生活,也就脫離了現實而變得虛無縹緲,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和意義。教師把這種精神貫徹于美術課堂教學之中,引導學生盡量同社會生活相聯系,提倡學生主動體驗社會生活,探求美術內涵,投身于審美體驗。如教師組織學生到農村參與社會生活實踐,多引導學生在畫作中表現農村的文化習俗和精神內涵,讓學生多加思考,獲得多樣的精神感染和審美體驗。
教師時常引導學生聯系社會生活,自然可以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全面思考美術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總的說來,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主要就是根據美術教材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學引導,同時又不能夠局限于教材的知識內容,要能夠對學生所學的自身進行必要的拓展,從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美術教學,只有這樣的高中美術教學才是最符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
參考文獻
[1]劉淵平.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5).
[2]戴成道.淺探當前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5(01):273.